市場洞察 | 金融焦點
市場洞察
交易工具
美股市場現出不同,人工智慧科技推動能源股崛起。 納斯達克指數抹平了六月漲幅,油價飆升,能源股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自六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中四支能源股表現出色。
近期市場出現不安訊號,莫迪總理警告與美政府關門擔憂引發不安。 政府未達預算協定,關門風險上升,或影響經濟資料發佈。 貝萊德建議看好美歐股市,持有美債。
週三房屋銷售和消費者信心下滑,引發對衰退的擔憂,導致道瓊指數表現不佳。 這是自3月以來最差的單日表現,首次跌破200日移動均線,可能吸引更多的空頭。
儘管多家央行包括美聯儲,接近加息尾聲,但全球央行的加息舉措似乎步入尾聲,通脹對抗代價顯現。 歐洲或成受影響最嚴重地區,資料顯示其經濟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萎縮。
美國國債收益率創多年新高,因美聯儲堅持高利率政策和政府發債填補赤字。 美債拋售集中在長期債券,顯示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縮減的影響蓋過通脹擔憂。
國際原油價格接近100美元一桶,對美國經濟和美聯儲政策帶來深遠影響,供需關係變化是主要原因。 美國是石油消費大國,價格上漲直接影響消費者生活成本,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和滯脹。
最近美國政府再次陷入風波,但與五月份的債務上限問題不同。 這次政府關門是由一項預算法案引發的,背後仍然是美國兩黨之間的政治鬥爭。
週一油價上漲,因俄羅斯實施燃料出口禁令引發供應擔憂。 美聯儲鷹派表態和沙特、俄羅斯延長減產三個月的决定使市場不確定性新增。 美國活躍鑽頭數量減少至2022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准。
日本8月覈心通脹同比上漲3.1%,連續17個月超過2%央行目標。 儘管漲薪創高,實際薪資連續16個月下降,拖累家庭消費。 央行已下調2024年通脹預期至1.9%,維持2025年1.6%不變。
回顧日本通貨緊縮的歷史,探討了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包括能源和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日元貶值。 儘管通貨膨脹可能刺激一些消費,但也新增了負擔,對經濟穩定和增長不利。
2023年9月21日,九月FOMC會議結束,美聯儲决定按兵不動,維持基準利率在5.2%。 市場焦點在於經濟預測的調整,GDP上調至2.1%,點陣圖下調明年降息次數。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企業利潤前景不明朗,可能對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令美國國債更吸引人。 股市短期內估值波動不大,但通脹和盈利低迷或導致繼續區間波動。
美聯儲發佈最新報告,將基準利率保持在5%-5.5%區間,關注焦點是加息週期何時結束,依賴於美聯儲的點陣圖。 六月資料顯示2023年底目標利率5.6%,意味著今年至少一次加息。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但預示今年將再加息一次,降息次數减少。 經濟增長預期上調,通脹抑制不致新增失業。 美聯儲鷹派立場導致原油下跌,但供應仍緊張。
標普500指數已連續100多天沒有出現超過1.5%的跌幅,且資金繼續流入股市。 零售銷售增長,服務業繁榮,但分析師們對牛市持懷疑態度,部分將目標價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