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的操作原理和歷史演變是金融系統中重要而複雜的概念,涉及到最終借貸利率的調整,理解美聯儲調息的具體的原理和歷史演變對每個投資人都非常的重要。
關於美聯儲加息的原因和影響鋪天蓋地,但是很少有能真正把裡面具體的操作原理解釋清楚的。 大多數新聞給我們的感覺好像是美聯儲調息的過程特別的簡單啊,他開會說把利息定為多少就是多少。 然而我們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倒是這個過程呢非常的有趣和複雜,裡面光涉及到的利率種類就高達五種以上,而且這些調息的管道在歷史上也發生過重要的改變。 我認為理解美聯儲調息的具體的原理和歷史演變對每個投資人都非常的重要,因為它涉及到非常多我們經常看到但是不一定明白的重要概念。 搞懂了這個話題,你就能很大程度上搞明白當代金融體系的覈心基礎。
那咱們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利率,什麼房貸利率、車貸利率、信用卡利率、商業貸款利率等等,然而這些都不是美聯儲調整的利率,美聯儲調整的是一個叫做最終借貸利率的利率,中文叫做聯邦基金利率,它是銀行之間相互借貸的利率。 那這種借貸呢是用非常短期的貸款,往往只借一個晚上,所以它的利率呢也被叫做隔夜利率,或者叫做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
那對,咱們今天聊這個最終借貸利率,一般人呢會有以下三大問題。 第一,銀行為啥要相互借錢? 第二,銀行間借的是什麼錢?第三,既然這個最終借貸利率,銀行間借貸利率憑什麼美聯儲說了算? 美聯儲到底是使用什麼方法來控制這個利率的?那想要回答前兩個問題呢,我們必須要搞明白普通的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關係,這是我們理解美聯儲利率調節機制的重要知識前提。
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關係跟我們普通人和商業銀行的關係類似,我們每個人主要擁有的錢其實就是兩種形式,第一就是拿在自己手上的紙幣或者說硬幣。那第二種呢就是以電子記帳形式放在銀行。 這裡的存款。 那對商業銀行來說呢也是類似的情况。商業銀行擁有的紙幣和硬幣大多數都存在自己的保險櫃裏,而剩下的錢呢都是以電子形式存到了他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上。中央銀行相當於是商業銀行的銀行,那每個銀行在央行的帳戶呢叫做儲備帳戶,那這個儲備帳戶其實非常的有趣啊,我們視頻的後面還會涉及到。那這些商業銀行存到央行的錢叫做準備金,被翻譯成準備金。 那因為這些準備金是存在美聯儲的儲備帳戶裏的,所以它們也被叫做存款。那銀行間相互借的錢就是這個最終借貸利率,或者說叫做聯邦基金利率。
現在為了方便表達呢,咱們就把它簡稱為FFR。 那銀行為啥要相互借這個最終借貸利率呢? 這個解釋起來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表面的原因,一個是本質的原因。我們先說大多數人理解的表面原因,很多國家都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把對應客戶存款一定比例的準備金存到央行的帳戶上來,確保銀行能够滿足客戶的取款需求。那這個比例呢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那個準備金率。 銀行按照這個準備金率的要求存在儲備帳戶裏的準備金叫做法定準備金。那如果一個銀行存多了,那超出的部分呢叫做超額準備金。
那當一個銀行發現自己的準備金低於法定要求的時候,銀行就需要從別的銀行那裡去借準備金來滿足這個要求。那借來這部分準備金呢就是來自其他銀行的超額準備金。 那很多人把銀行之間的借貸原因單純的解釋成銀行為了滿足法定準備金率而採取的行為。那這個解釋其實非常的表面,原因很簡單啊,美國從2020年起就已經取消了準備金率的要求,所以在美國已經不存在所謂的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的概念了。但是銀行依然存有準備金,而銀行之間也依然在頻繁地進行相互借貸。所以無論有沒有這個法定準備金率的要求,銀行存有準備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滿足銀行客戶的取款和轉帳需求,保證銀行能够正常運轉。那準備金不够了,銀行就想辦法去凑,而向別的銀行去借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我們回答了前兩個問題,現在就可以來回答美聯儲到底是如何來調整這個FFR。 FFR是銀行和銀行之間的借貸利率,那美聯儲確實沒有權利去做出規定。所以想要弄懂美聯儲控制這個利率的管道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搞明白銀行和銀行之間是如何决定這個FFR的利率本質上就是借錢的價格,或者說是錢的價格。同經濟中大多數價格一樣,FFR也是由供需關係决定的。
我們假設市場上準備金的供給不變,當需求新增的時候呢,它們的焦點就會向上移動,FFR就增大了,反過來FFR就會减小。那假設準備金的需求不變,當供給新增的時候FFR就變小了,反過來FFR就變大了,這是不是很簡單?
美聯儲如何控制準備金供給和影響FF利率
美聯儲的重要職責之一是控制經濟中的貨幣供應,以確保通貨膨脹保持在適當的水准。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美聯儲需要有效地控制準備金的供給,而準備金本質上就是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那麼,美聯儲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下麵將解釋美聯儲如何通過其操作來控制準備金供給,以及如何影響聯邦基金利率(FF利率)。
首先,需要理解準備金的本質。 準備金就是銀行在其帳戶上持有的存款準備金,而美聯儲就是這個所謂的“印錢”的機构。 當美聯儲希望新增市場上的準備金供應時,它會高價購買銀行持有的美國國債和其他債券,然後直接將銀行帳戶上的準備金數位新增。 這個過程被稱為印錢,因為實際上是在新增貨幣供應。 銀行在擁有多餘準備金後,可以將其借給其他銀行。
相反,如果美聯儲希望减少準備金供應,它會以較低的價格將這些債券賣給銀行,收回準備金,或者更確切地說,銷毀準備金,這就是貨幣銷毀的過程。 這些操作構成了美聯儲影響FF利率的基本原理。
實際上,美聯儲在操作時要比這個過程複雜得多。 美聯儲有兩大類管道來影響FF利率。 第一類是直接參與市場操作,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公開市場操作。 這個決策團隊被稱為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他們决定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規模和方向。
第二類方法是使用政策工具。 儘管美聯儲沒有權力規定FF利率的具體水准,但它可以控制幾個特殊的利率,通過調整這些利率來影響銀行間借貸利率。 美聯儲的操作手段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有顯著不同的變化。
重要的歷史節點之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它引發了一系列變化,包括準備金的歷史變化。 在2008年之前,準備金市場是一個供給稀缺型市場,主要因為美聯儲當時不支付準備金的利息,但銀行仍需滿足法定準備金要求。 這導致銀行只存儲足够的準備金,因為額外的準備金相當於懲罰性徵稅。 但是在2008年後,市場從稀缺性轉變為供給過剩。
首先,這是因為美聯儲大規模進行了量化寬鬆政策(QE),即所謂的印錢來刺激經濟,導致準備金過剩。 其次,美聯儲開始支付銀行存儲在其帳戶上的準備金利息。 這兩個利率分別是法定準備金的利息(IOR)和超額準備金支付的利息(IOER)。 這兩個利率都由美聯儲决定,而超額準備金實際上對銀行借貸利率產生更大影響。
有趣的是,美聯儲後來將這兩個利息設定為相同的利率,囙此它們的本質區別消失了。 而在2021年,美聯儲取消了準備金率的要求,囙此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的概念也消失了,這兩個利率合併為“IOERB”(準備金餘額上的利息)。 這種變化使得調整利率變得更加簡化。
總結一下,2008年之前,美聯儲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整準備金供應,同時輔助調整IOR來控制FF利率。 2008年後,美聯儲主要通過控制IOERB來影響FF利率,同時使用逆回購工具來處理沒有準備金帳戶的金融機構。 這套新系統稱為“供給系統”,並使IOERB成為FF利率的下限。 此外,逆回購利率(RPR)成為FF利率的新底,因為金融機構更願意與美聯儲進行這種交易。 這種調整使FF利率的目標從具體數位變成了一個範圍。
不過美聯儲目前正在逐步加息和减少準備金供應,所以未來準備金市場可能會重新變成供給稀缺市場。 囙此,美聯儲調整利率的管道可能會再次發生改變,雖然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
【EBC平臺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攷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