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TDA是利息、稅金、折舊和攤銷前的收益,排除了非經營性因素,更直接反映了公司核心業務獲利狀況。它是評估獲利和償債能力的有用指標,儘管有缺陷。
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在購買股票之前都會去看一下公司的財報,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來確保自己的資金花到了正確的地方,這是非常正確的。而在這其中,利潤率、毛利率、淨利率等三個指標都是大部分的投資人啊或股東也會去看這三個數字。但其實除了它們之外,還有一個指標被大家給忽略了,這就是EBITDA。而有些人知道它,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因此本文將來為大家深入解析,EBITDA 概念到應用的指南。
EBITDA財務指標的涵義
它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es,Depreciation,and Amortization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也就是利息、稅收、折舊和攤銷前的收益。這項指標通常被用作評估公司經營績效的工具,因為它能夠反映出一個公司在核心業務方面所實現的獲利能力,而不受到資本結構、會計政策和折舊攤提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一般來說公司的收益其實就是淨利潤,而它是由總收入減去總費用得出的。其中總收入包括公司生產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收入,以及公司其他來源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等。總費用是企業在相同期間內發生的所有成本和費用的總和,包括生產成本、銷售和行銷費用、管理費用、折舊和攤提、利息支出、稅金等。
從公司的收入中扣除所有可能的費用(如成本、開支等)之後,除了稅款,就會得到稅前利潤。企業通常會盡量透過合理的成本管理和費用控制來最大程度地減少稅前利潤,以降低其稅負。而從稅前利潤中扣除稅款時,就可以得到公司的淨利。
但EBITDA卻是要計算在扣掉營業所得稅之前,扣掉銀行利息之前,扣掉攤銷與折舊費用之前的獲利。這是為了消除某些因素會因為取決於公司所做的融資和會計決策,而對利潤造成的影響。
比方說,利息支出取決於公司借款的金額、利率等,稅金取決於公司的地理位置,折舊和攤提取決於公司歷史上的決策,而不取決於目前的營運表現。考慮到這些因素,EBITDA被用來評估公司的核心經營經營能力。
利息支出是公司支付的債務利息,通常與公司的融資活動有關。債務水平高的公司可能會因為支付大量利息而使淨利潤下降,從而影響投資者對其經營業績的評估。排除了利息支出可以幫助凸顯企業在營運活動中的真實獲利能力,而不受債務結構的影響。
排除了企業的稅前稅後,是為了突出企業在納稅前的盈利水平而不必考慮其稅收策略或稅率的影響。使投資者更容易比較不同企業之間的財務表現,而不受稅收因素的干擾,從而更準確地評估企業的價值和潛力。
折舊是指在資產使用過程中因磨損、老化或技術陳舊等原因造成的價值減少。由於折舊是一種非現金費用,它會減少企業的淨利潤,但不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排除了折舊費用,就能夠更好的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的實際獲利狀況,而不受資產價值遞減的影響。這使得投資者能夠更好地評估企業的經營表現,而不會受到資產折舊的影響。
攤銷是指無形資產(如專利、商譽、版權等)價值隨時間逐漸減少的過程。與實體資產不同,無形資產通常沒有明確的實體形態,但在商業活動中卻具有重要的價值。排除了攤銷費用,因此更準確地反映了企業在無形資產方面的營運表現。通使投資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實際獲利能力,而不受無形資產價值遞減的影響。
因此,EBITDA有助於衡量一家公司從其業務運作中獲得的獲利能力。因為它排除了與資本結構、會計政策和稅收相關的因素,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獲利情況。這使得投資人能夠更好地比較不同公司之間的獲利能力,而不受到非經營性因素的干擾。
EBITDA如何從報表計算
作為一個非官方的財務指標,不是所有的利潤表都會直接列出它。因此想要最終得到這樣一個指標,還需要投資人自己從財報中找到一些數據,才能最終得出EBITDA(息稅折舊攤提前利潤)。
首先可以在損益表(也稱為利潤表)的底部找到淨利潤,表示公司在特定期間的總收入減去總成本和費用後的剩餘金額。在損益表中也可以找到利息費用,就是公司支付的利息費用,通常在淨利之前列出。
同樣,如果利潤表中包含稅收費用,則應將其加到前面的總和中。這是公司支付的稅收費用,通常在利息費用之後列出。折舊和攤銷費用通常可以在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中找到,在利潤表中,它們一般會在營業成本或銷售費用科目中。在資產負債表,一般是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兩科。
找到這些項目後,將這些數字帶入計算公式:EBITDA=淨利+利息費用+稅費+折舊費用+攤銷費用,就可以得到一個數值。也可以用另一個公式,就是直接用稅前利潤+利息費用+折舊費用+攤提費用,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數值。
舉例說明:例如,假設銷售收入為1000000美元,營業成本為600000美元,則毛利為400000美元。銷售和管理費用為200000美元,則營運利潤為200000美元。折舊費用為50000美元,攤提費用為20000美元。利息費用為30000美元,所得稅費用為40000美元。則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200000美元+50000美元+20000美元+30000美元+40000美元=340000美元。
通常來說,EBITDA(息稅折舊攤提前利潤)越高通常表示公司在經營活動方面獲利能力強。這可能意味著公司的核心業務表現良好,能夠產生更多的營業收入,並在不考慮利息、稅收、折舊和攤提的情況下實現更高的利潤。
EBITDA的實際應用
作為一個財務指標,它有其優點和限制。而一般來說,一般投資人並不能很好的運用它。基本上來說,它在很多投行還有外銀裡面被運用的比較多。因為他們認為該指標的好處有二:
第一就是它是在排除了財務操作、資本支出、政府稅賦等因素之後最直觀的獲利呈現,因此可以僅針對公司的商業模式進行獲利效率的分析。也可以用來計算在直觀的獲利呈現下,從其業務運營中獲得的盈利能力,而不受利息費用、稅收支出以及資本支出所導致的折舊和攤銷費用的影響。
第二個在做投資併購或是銀行放款業務的時候,並不會只有上市公司而已,也常常會有小型或是未公開發行的企業。所以不一定會拿到現金流量表,使得了解所有非現金項目的狀況變得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EBITDA成為一個很有用的指標,因為它可以提供一個接近營業活動現金流的數字,幫助投資者或貸款人評估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雖然它並不是完全等同於現金流量,但它可以作為一個可靠的替代指標,用於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務表現。
所以它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可以用來判斷一家公司的獲利好壞,並且拿來與競爭者相比也會比較有意義。不過有好就有壞,在實際運用中EBITDA的優點同樣也是它的缺點。因為它拿掉的那些東西都是一家公司營運時所需要面對的實際支出,刻意扣除則會高估公司的獲利能力,具體如下圖。
雖然很多公司都用它來代表整個公司的產生現金的能力,但股神巴菲特卻非常討厭這個指標。因為這個指標有折舊費用,而這個數字很容易被拿來做文章。稍微已調整,就會使它的數字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高。
因此在實際運用中,投資者一般會使用它來計算其與全部債務的比率。這種財務比率可用於衡量公司的獲利能力是否足以涵蓋其全部債務,因此投資者可以利用它來分析公司的還債能力。其計算方式就是外部的總借款去除以EBITDA,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可以更輕鬆地支付其全部債務,從而具有更強的債務償付能力。
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數值如果是大於5的話,代表這家公司要賺超過5年才能把所有的債務還清。這樣的情況可能表示公司的還債能力相對較弱,因為債務的償還週期較長。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說是財務槓桿比較大,即公司債務相對於其獲利能力較高,有較高的財務風險。
特別要用它來計算,是因為公司在購買廠房機器設備的時候,也就是進行資本支出的時候,現金就已經花出去了。但廠房機器設備後續的折舊攤銷費用,因為會計原則的關係是每年按比例攤提在現金流量表上面的,並不是真正的現金流出。
所以把折舊與攤提費用加回扣稅前的淨利益,才能代表當其公司真正所創造的現金流入或是流出。因為一定是用現金還銀行貸款,所以就會用它來代表現金能力去計算公司的還錢能力。
還有就是用它來和利息支出的比率來計算EBITDA利息保障倍數,這種財務比率是用來衡量公司的獲利能力是否足以覆蓋其利息支出。這個比率越高,表示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可以更容易支付其利息費用,從而更具債務償付能力。
還有一種運用方式就是EV/EBITDA估值法,它是將企業的企業價值與其息稅折舊攤提前利潤進行比較。它是一種常用的企業估值方法,用於評估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其中,EV代表企業價值,包括市值、債務和少數股東權益,用來表示企業的整體價值。
此比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企業在當前市場價格下的估值。通常來說,低於行業平均值的比率可能意味著該企業被低估,這是一個潛在的投資機會。而高於行業平均的比率可能意味著該企業被高估,可能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選擇。
這種方法的優點之一是它可以消除資本結構和會計政策的影響,使得不同公司之間更容易進行比較。但在運用這個比率估值時,一定要注意在同一行業來比較兩家公司,因為該比率會因行業不同而改變。
一般來說,它在評估資本密集型企業時更有用,比如說製造業、電信等行業。這些產業因為需要大量投資用於購買設備、建立基礎設施和進行研發,因此其財務表現受到資本支出和折舊攤提的影響較大。
透過使用該比率,投資人可以更了解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獲得的實際獲利能力,而不受資本支出和折舊攤提的影響。更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獲利潛力。這有助於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這些行業的企業,為投資決策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和參考。
綜上所述,雖然EBITDA有各種缺陷,但仍不失為一個有用的財務指標,在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方面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公司的財務表現。
運用方式 | 描述 | 適用情況 |
評估獲利能力 | 衡量核心業務獲利能力 | 適用於各行業和規模公司 |
計算EBITDA利息保障倍數 | 衡量獲利是否足以支付利息費用 | 評估償債能力 |
與EV/EBITDA估值法結合使用 | 估算企業價值與利潤比較 | 投資估值和比較 |
EBITDA全部負債比率 | 衡量獲利能否涵蓋全部債務 | 分析公司還債能力 |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