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報告顯示德國經濟持續下滑,政策不確定性與罷工是主要原因。經濟部下調成長預期,可能陷入技術性衰退。外需下降,消費者謹慎支出。央行預計緩慢復甦,但有下行風險。
據德國央行表示,今年年初德國經濟未見明顯反彈,且壓力因素可能持續至第一季末。
據預測,德國經濟在今年首季將持續萎縮,原因在於政府政策不確定性、運輸部門罷工以及消費者和工業需求的疲軟。
德國央行在周一發布的月度報告中指出,“壓力因素可能在第一季持續存在”,並補充稱這可能導致“經濟產出再次略微下降”。
德國經濟在第四季和整個2023年均出現0.3%的萎縮,使其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但是德國央行指出,今年年初德國經濟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反彈跡象,並警告:“隨著經濟產出連續第二次下降,德國經濟或許會陷入技術性衰退。”
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上週在發布最新經濟展望的時候表示,德國政府將今年的成長預期從原先的1.3%下調至0.2%,至於明年的成長預期也會從1.5%下調至1%。
去年11月,憲法法院禁止利用預算外融資工具來規避德國的“債務煞車”,因此政府支出計畫出現了600億歐元的缺口。哈貝克則表示,這項措施「直接抑制了經濟成長」。
德國央行似乎也認同這一觀點,對政府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削弱信心,並指出「轉型和氣候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該央行表示,最近的火車和機場罷工也可能對第一季的生產造成影響,而工業和建築業的訂單正在「減少」。
報告還補充稱,國外對德國工業產品的需求“最近呈顯著下降趨勢”,而該國消費者“可能仍然對其支出持謹慎態度”,加之較高的借貸成本“可能會繼續抑制投資”。
不過,德國央行指出,他們預計不會出現「經濟產出大幅、廣泛和持久下降式的衰退」 ,尤其是考慮到「勞動力市場穩定、工資大幅上漲和通膨率下降」的情況,這可能會進一步促進家庭支出的改善。
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受到近期天然氣價格下跌、通膨率下降以及薪資持續強勁成長的推動,德國經濟今年將緩慢復甦。
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的首席經濟學家霍爾格·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預測,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將增長0.4%,但他同時指出“第一季可能仍然非常疲軟,因此存在下行風險」。
施米丁指出,目前德國企業仍在經歷“痛苦的庫存調整”,因為它們的產量低於銷量,向供應商下的訂單也低於需求。然而,他預測這種情況將在「復活節前」得到緩解,並表示「消費者支出應該從春季開始反彈」。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