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季GDP超出預期,但美國關稅可能帶來重大風險,預估出口情況逆轉。 2025年經濟成長放緩至4.5%,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全球供應鏈調整可能增加成本。
由於穩健的消費和工業產出,中國第一季GDP超出預期,決策者正在為美國關稅的影響做準備。分析家稱,美國關稅對這個亞洲強國構成了數十年來最大的風險。
儘管如此,較高的失業率和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還是加劇了人們對需求疲軟的擔憂。預計未來幾個月,隨著新徵稅的生效,出口情況將會逆轉。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的估算,出口對就業的影響非常大,幾乎支撐了五分之一的整體勞動力。
有鑑於此,美國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2025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速度預計為4.5%,低於去年的5%,也低於官方設定的目標。
政治局將於本月稍後召開會議,制定未來幾個月的政策議程。高盛表示,需要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來抵消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
中國將推出更大刺激措施的預期正在上升,儘管政府已展現決心在今年刺激消費,推出的措施仍然有限。
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中國要求航空公司不再接收波音飛機,這表明雙方不斷提高貿易壁壘的爭鬥會一直持續下去。
保衛人民幣
由於貿易戰的爆發,人民幣上週創下18年新低,而港元則升至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巴克萊認為,這個過程將是有序且可控制的。
市場觀察家告訴CNBC,由於擔心人民幣走弱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動盪,中國將無法將人民幣走弱作為抵禦出口下滑衝擊的武器。
他們說,從長遠來看,人民幣不太可能大幅走軟,這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包括引發資本外流,而這正是中國極力避免的。
歐亞集團表示,政府將盡一切辦法向市場保證,有能力抵禦美國的製裁,市場上沒有人應該做空人民幣。
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官表示,在短期內,該行不排除人民幣會出現“劇烈波動”,使在岸和離岸貨幣的匯率介於7.2和7.5之間。
考慮到高達145%的關稅稅率,人民幣走弱能帶來的好處也是有限的。當然並非所有接受CNBC 調查的人都認為中國政府會選擇穩人民幣。
凱投宏觀副首席市場經濟學家Jonas Goltermann預計,到今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上漲至8。他補充說,即使這樣也無法完全抵消關稅的增加。
比衰退更糟
美國可能不會因共和黨人而再次偉大。根據CNBC最新供應鏈調查,如果中國在關稅影響下失去一些製造業崗位,那麼美國不會是主要受益者。
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公司表示,恢復供應鏈可能使其成本增加一倍之多,因此將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低關稅地區進行轉移。
89%的受訪者表示,對關稅最普遍的反應是取消訂單,並預期消費者將在裁員和通膨回升的情況下縮減開支。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現,2018 年的關稅反而導緻美國製造業崗位減少,原因是本地生產商競爭力的微弱提升被輸入成本上升和報復性關稅徹底抵消。
貝萊德執行長Larry Fink稱,根據他與許多商業領袖的談話,美國現在要么非常接近衰退,要么已經陷入衰退,這與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GDPNow模型的估計一致。
橋水公司創始達裡奧將當前的時代與20 世紀30 年代進行了比較,「秩序和系統的變化具有非常非常大的破壞性。如何處理這些變化可能會產生比經濟衰退更糟糕的結果」。
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可能會給美元在近期內風重拾升勢的信念潑上一盆冷水,從而進一步限制人民幣潛在跌幅。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4月18日,布蘭特與WTI原油週漲約5%,為三週來首次。受美歐貿易談判進展與對伊朗新制裁提振,油價大漲逾3%,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布油可望上探68.2美元阻力位。
2025年04月18日4月17日,黃金自高點回落但走勢穩健,受貿易緊張局勢及避險需求推動。中國黃金ETF吸金超美,高盛看漲至4000美元。 WTO警告貿易疲軟,中美談判釋放正面訊號。
2025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