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訂單流工具,是華爾街最受歡迎的交易工具之一,在2019年《期貨》評選中,被譽為最受歡迎的交易技術。
和過去的分析技術相比,訂單流工具在以往時間和價格二維框架的基礎上,加入了實時買賣訂單量,可以動態追踪主力資金動向,直觀呈現機構的吸籌派發行為。
一、訂單流分析的原理
市場上必須是買單賣單一一對應才能成交,而成交的一瞬間產生的價格就是市場報價。實際交易中,買一賣一會優先成交,因為他們是價格最接近的訂單。
如果買一訂單數量遠遠多於賣一,那麼買一價格上訂單吃掉賣一上賣單後,價格更高的賣二就會成為賣一,和買一的訂單匹配成交,從而推動價格走高。
因為買單數量多,賣方沒辦法吃掉下方的買單,那就無法推動價格走低,這就是支撐。反過來,如果賣單數量遠遠多於買單,買方無法吃掉上方的賣單,就無法推動價格走高,這就形成了壓力。
用訂單成交的原理來理解市場,會更清晰簡單。只需要了解每個價位上訂單的數量,就能知道主力資金集中在哪個位置,從而識別阻力和支撐,這就是訂單流原理。
EBC引進訂單流工具,透過市場中的逐筆成交數據,清楚呈現市場的脈絡。
二、認識訂單流工具
1.市場足跡圖
訂單流會呈現每一條K線圖上對應價格的買賣單數量,形成市場足跡圖。
其中,單一K線的市場足跡圖中
最上面的數字是總成交量
POC(成交量控制點)是K線中成交量最大的一個價位,一般會用灰色進行標註
最下面的數字是Delta,是一條K線中買單-賣單的淨單數量
上方和下方兩個框體內的數字,分別是COThigh和COTlow,其中
COThigh代表了最高點到收盤的Delta,衡量了上影線力度
COTlow代表了最低點到收盤的Delta,衡量了下影線力度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影線越長,代表的阻力和支撐越強。但在實際交易中,影線的力度還是受到Delta影響,如果一根K線上影線較短但是Delta較大,表示上方存在密集拋壓,依然有較強的阻力,而通常意義上的K線形態是無法發現這些隱藏訊息的。
2、失衡與堆積
在總成交量上方的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數字,其中左邊統計的是賣方失衡的次數,右邊統計的是買方失衡的次數,失衡次數越多,代表一方力量越強。
失衡是訂單流工具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同一個價位上,買單數量/賣單數量>3,就是買方失衡,說明買方力量佔優;如果賣單數量/買單數量>3.則是賣方失衡。
在EBC訂單流工具中,失衡的價位都會標粗反映出來,無需手動計算。
如果失衡的次數連續出現三次以上,就會形成失衡堆積,代表了失衡一方佔據主導權。在EBC訂單流工具中通常會用紅色或綠色帶標註,其中紅色帶是賣方失衡堆積,綠色帶是買方失衡堆積。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