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曲折軌跡分析

2023年11月27日
摘要:

俄羅斯經濟展現出錯綜複雜的發展軌跡。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俄羅斯在20世紀經歷了政治動盪、惡性通膨、寡頭崛起等波瀾。油價推動成長,但依賴問題顯著。

俄羅斯這個國家確實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存在,在政治和軍事領域,它以全球最大的國土面積和最多的核彈頭而令人矚目。但在經濟方面,俄羅斯的發展卻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波瀾,包括政治動盪、惡性通膨、寡頭崛起、黑幫蓬勃發展以及政府違約引發的經濟危機和激進的改革等。本文將著重整理這個錯綜複雜且獨一無二的俄羅斯經濟,揭示其發展軌跡。儘管這並非全面而詳盡的論述,但還是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曲折軌跡有一些了解。

俄罗斯经济

首先從前蘇聯時期入手,在1917年二月,沙俄爆發了民主革命,迫使沙皇退位。隨後社會民主工黨以列寧為首推翻了臨時政府,並經歷了五年的內戰。 1922年,蘇聯正式成立,而1924年,一位名叫約瑟夫‧史達林的領導人上台,成為前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從此蘇聯全面推行計畫經濟,即所有經濟資源從生產到分配,甚至一部分消費,都依照計畫進行。


計畫經濟的運作方式是,在面對資源短缺或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革時,中央政府透過命令來調動和分配資源。例如,當某類物資急缺時,政府可以迅速發布命令,調撥所有相關資源。同樣若要發展重工業,政府可以透過命令調動工人集體投入建設,無需等待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


這種計劃經濟的模式在目標明確、需要整體大規模改革的情況下表現出高效性。當時的蘇聯正面臨嚴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不足問題,因此這個模式非常適合應對這些挑戰。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全球經濟的演變,計畫經濟模式也面臨了挑戰。於是, 1928年後,史達林推行的前三個五年計畫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前蘇聯經濟快速崛起,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大國。觀察前蘇聯的人均GDP數據,從20年到40年期間成長了三倍以上。這段時期正值美國在1929年經歷大蕭條,整個西方經濟同樣陷入困境,可見在史達林的領導下,前蘇聯經濟在這20年間實現了新的高度。


儘管在政治層面存在著各種政治迫害和大清洗,但從經濟角度來看,計劃經濟在這段時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二戰爆發後,蘇聯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經歷了一段快速成長的時期。然而從60年代開始,前蘇聯的經濟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經濟發展逐漸趨於穩定,計畫經濟也遇到了困難。


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即使政府再強大,也無法完全規劃和調控所有經濟活動。尤其是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體制,更容易導致領導指揮過於集中,政府貪腐問題逐漸嚴重,企業創新受到重大損害。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逐漸顯現,使得前蘇聯經濟在後來的發展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1964年至1985年,蘇聯陷入了所謂的「停滯時期」(error of stagnation)。觀察這段時期前蘇聯的人均GDP,表面上看起來還在慢慢上升,但與美國相比,差距顯而易見。同時,隨著冷戰的升級,蘇聯不得不投入大量經費用於軍事,使得國家財政雪上加霜。許多蘇聯民眾不得不花費數小時排隊購買食物。


到了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面對經濟困境,他決定進行全面而激進的改革。首先,進行政治和經濟上的全面重組,放開中央對定價和產業的絕對控制權。其次,推行「開放」政策,加強政府透明度,打擊腐敗,同時放寬對民眾的輿論控制。這兩項措施被合稱為「重組和開放」。


從60年代開始,前蘇聯的經濟結構變得複雜,經濟發展逐漸穩定,計畫經濟面臨困境。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政府無法完全規劃和調控所有經濟活動,特別是在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體制下,導致政府貪腐問題日益嚴重,企業創新受到損害。


1985年後,蘇聯面臨經濟改革的艱鉅任務。葉利欽成為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他採取激進的經濟政策,傾向新自由主義經濟。新自由主義經濟,又稱為“華盛頓共識”,是在1989年由IMF、世界銀行和美國政府推出的政策,主張減少政府乾預,讓市場自由運作。


俄羅斯在一個世紀的計畫經濟體制下,要從中央化轉向自由市場經濟,是極端的改革。葉利欽選擇了一種被稱為「休克療法」的激進手段,即直接實施市場經濟,放開一切。儘管這種療法在一些國家曾經取得成功,但對於俄羅斯這樣一個複雜的國家,這個決策卻導致了短期內的惡性通貨膨脹,由於價格的突然放開和政府大量借債還舊債。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此時美國的GDP為6.2兆,俄羅斯只有5,000億,僅為美國的十二分之一。這使得兩者的經濟基本上無法比較。俄羅斯的經濟改革面臨了巨大的挑戰,而葉爾欽的激進措施成為了俄羅斯經濟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


1992年,俄羅斯經歷了一場經濟風暴,通膨率高達2500%。這意味著一杯奶茶從年初的10盧布,到年末居然飆升到250盧布。同時,失業率從不到5%急劇上升至14%。這七年間,俄羅斯的GDP與美國、中國相比呈現鮮明對比,持續上漲。


這還只是休克療法最輕微的後果,GDP下降、高通膨和失業率上升,這些都是一般經濟學家可以預見的問題,就像武林高手一開始經歷的痛苦階段。波蘭在經歷類似休克療法時也曾經歷過這個階段。只有透過這必經之路,經濟才有可能朝著自由化的高速發展道路前進。


休克療法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是葉利欽實施的一系列措施。首要之一是放開價格管制,其次是放開進出口,再次是實施利率自由化,最為重要的則是國營企業私有化。但在這過程中,私有化出現了問題。原本意味著讓民眾可以入股國有企業,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公平的舉措,實際上導致了前蘇聯大國企以非常低的價格落入少數人手中。


在1996年,葉爾欽競選連任總統時,經濟已經陷入混亂,而與車臣的第一次戰爭也不理想,導致他的支持率極低。不過葉爾欽展現了出色的政治手腕,秘密召集了掌握俄羅斯銀行的七位大佬,與他們達成協議:如果他們幫助他連任,他將保障他們的財富和地位。幾個月後,葉爾欽成功連任,這七位秘密人物成為掌控俄羅斯半邊天的七大寡頭,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和政治。


俄羅斯的寡頭制度是指一小部分富有且有權勢的人群壟斷了國家的重要資源和產業,形成了與政府緊密關聯的經濟體系。這現像在普丁上台後進一步加強,被形象稱為「裙帶資本主義」。


在俄羅斯,寡頭透過政治勢力和經濟資源的交織,對國家的決策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們控制關鍵產業,如能源、金融和媒體,同時也與政府的高層關係緊密相連。這樣的關係網絡使得他們能夠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游刃有餘。


寡頭操控經濟、影響政治格局一直持續至今。寡頭的人選或許不斷變化,但寡頭對經濟的操控和對政治的影響卻持續存在,塑造了俄羅斯的發展軌跡。


寡頭的盛行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其中三個主要問題是:一是遏制了競爭,抑制了創新。在自由市場經濟中,企業通常致力於創新以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佔有率。然而,在寡頭市場中,競爭被排除在外,企業更關注如何守住自己的地盤,而非提供更好的產品。二是腐敗和黑幫寡頭經濟導致的商政糾葛。貪腐嚴重,黑幫猖獗,政府基本上被寡頭買通,導致警察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這七大寡頭透過各種手段,如謀殺、賄賂、威逼利誘、收保護費等,壓制其他競爭者。這種現像在俄羅斯司空見慣,即便在英超球隊切爾西的老闆阿布拉莫維奇與其他寡頭之間的官司中也得到了體現。


此外寡頭經濟也導致了極端的貧富差距。 1990年代初,俄羅斯最富有的98人手中的財富高達4,210億美元,佔據了整個俄羅斯人口中最富有的10%人群的89%的財富。貧富差距的加劇使得社會動盪不安,加上資產的外流,俄羅斯的經濟更陷入了混亂狀態。


這段時期俄羅斯的死亡率也持續上升,彰顯出社會的不穩定。根據瑞信報告顯示,俄羅斯富豪們在海外的資產高達8至10兆美元,相當於當時俄羅斯GDP的三分之二。然而,這些金額並未計入俄羅斯的GDP中,凸顯了統計數據的不準確性。

俄罗斯总统普京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成為導致俄羅斯陷入困境的導火線。投資人紛紛撤離俄羅斯市場,國債和盧布遭到大規模拋售,利率飆升,盧布貶值壓力大。於是,在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宣布國債違約,同時貶值盧布。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加上生產力的萎縮、壟斷、貪腐、失業率和死亡率的攀升,以及與車臣的戰亂,俄羅斯整體經濟陷入極差狀態。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在剩餘六個月任期的情況下宣布辭職,將總統之位交給普京,拉開了普丁時代的序幕。


在接下來的近十年裡,俄羅斯經濟突然重啟,GDP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五以上,人均GDP從1999年的不到兩千美金成長到2008年的一萬美金。失業率從13%持續下降到6%,工業生產成長70%,平均薪資翻了八倍,消費者信用擴張了45%,貧窮人口從30%降至14%。


人們對於這一經濟奇蹟都產生了疑問,普丁究竟施展了何種魔法,使得經濟指標如此迅速上升呢?初期普丁推行了一些市場化政策,包括調整所得稅水平、降低企業稅、減少監管等,這些政策確實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這些並非最主要的原因。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普丁趕上了一個好時機。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儲備,每年的化石能源出口可達數千億美元。超過一半的財政收入來自化石能源,使得俄羅斯的經濟與油價有密切關係。油價高漲,俄羅斯賺得盆滿缽滿;油價下跌,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從1998年至2008年,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穩定增加,油價由不到15美元上漲到2008年的100多美元。這十年間,俄羅斯如坐寶山,全國都在數錢,國民信心、信用擴張、投資增加,經濟繁榮。


然而普丁政府未能充分利用高油價時期,優化經濟結構,擺脫對石油能源的重度依賴。相反,普丁政府逐漸收回對已私有化產業的控制,國有化程度逐漸上升。普丁上台後,將寡頭整頓,將不聽話的處理掉,同時樹立聽話的新寡頭,形成一種裙帶資本主義格局。這進一步鞏固了俄羅斯的寡頭局面,導致腐敗加劇、創新受阻、貧富差距巨大。

俄羅斯經濟演變三個時期的對比
方面 前蘇聯時期 葉爾欽時期 普丁時期
政治體制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高度集權 轉向自由市場經濟,休克療法 裙帶資本主義,寡頭崛起
經濟模式 計劃經濟,國營企業主導 自由市場經濟,私有化進行中 能源依賴、裙帶資本主義,部分國有化
經濟表現 20年至40年期間成長顯著 休克療法引發通貨膨脹,經濟危機 高油價時期繁榮,後受金融危機和製裁影響
寡頭現象 領導層集權,政府貪腐問題 部分國營企業私有化,出現寡頭 寡占經濟,裙帶資本主義
經濟結構 工業化、現代化問題 經濟改革面臨困境 依賴能源,經濟結構相對滯後
社會問題 失業上升,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混亂,社會動盪 腐敗、貧富差距、制裁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和油價暴跌重創了俄羅斯經濟,雖然後來逐漸恢復,但2014年油價再次暴跌,加上西方對克里米亞問題的製裁,使得俄羅斯陷入更深的經濟危機。 2020年又遭遇疫情,2022年因烏克蘭問題再次遭到西方更嚴重的新一輪制裁。


目前俄羅斯是一個跨足歐亞兩大洲十一個時區的世界上最大國家,人口1.46億,GDP排名第11,人均GDP排名第68。主要以化石能源為主要出口產品,與中國的經濟往來頻繁,但貿易依賴程度有爭議。俄羅斯經濟呈現一些正面跡象,通貨膨脹率3.2%,失業率13.6%,但貧富差距巨大,仍需面對許多問題。


透過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曲折軌跡分析,一句話概括俄羅斯經濟的兩大特徵是高度依賴能源,尤其是石油,以及寡頭的出現。這兩者結合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在外界衝擊面前顯得脆弱,也凸顯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EBC外匯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憑證式國債的定義、種類及發行方式

憑證式國債的定義、種類及發行方式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以紙本形式存在的政府債券,具有固定或浮動利率,適合不同投資者需求,並透過國家財政部門發行,投資者可在市場上交易或持有至到期。

2024年11月05日
歐洲債券的定義、特色以及發行規則

歐洲債券的定義、特色以及發行規則

歐洲債券是歐洲國家或公司發行的債務證券,以其高流動性、良好信用評級和穩定收益,成為投資者實現資本增值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吸引全球投資者積極參與。

2024年11月04日
奈飛股票表現及投資建議

奈飛股票表現及投資建議

奈飛(Netflix)成立於1997年,初為DVD租賃,現為全球串流媒體領導者。 2002年上市,股價在400-500美元間,憑藉原創內容和個人化推薦持續成長,具有長期投資潛力。

2024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