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數據降至新低 聯準會歷史性升息引疑慮

2023年11月15日
摘要:

今天股市狂歡,美國通膨超預期降溫,CPI數據創下自2021年9月以來新低。核心通膨向好,投資人對升息擔憂降低,對2024年降息期望上升。市場關注量化緊縮,瑞銀預測明年降息275基點。

今天(2023年11月15日)股市掀起一波狂歡,原因在於美國通膨超出預期降溫,主要得益於能源價格大幅減緩和服務業通膨的放緩。十月的CPI數據全線超預期降溫,聯準會對抗通膨的努力在最後一刻取得了進展。 CPI降至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項數據進一步壓制了市場情緒分析機構普遍認為,市場並未預料到如此疲軟的數據,但核心通膨似乎仍在正確的方向發展。核心通膨通常被認為是預測未來通膨軌跡的更好指標。

美联储历史性加息引疑虑

報告指出,夏季的潛在價格壓力相對溫和,通膨的根源正在迅速消失,許多細分領域正朝著聯準會期望的方向發展。唯一令人擔憂的是食品通膨狀況稍微複雜,而房屋通膨持續上升,抵銷了十月份能源通膨的下降。這份報告出爐後,曾經擔心通膨反彈的投資人終於鬆了一口氣,美國公債殖利率全線下跌。


在CPI報告公佈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12月13日昇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14%。而在報告發布後,升息機率急遽下降至零。有分析認為,是否還有投資者不相信聯準會已經結束升息的說法?知名財經記者指出,通膨報告強烈表明聯準會已在7月完成了歷史性的加息,並可能在12月12日至13日的下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儘管數據可能會有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投資者在數據公佈後改變了對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看法,並增加了對2024年降息的期望。


根據亞洲聯準會利率調整期貨顯示,聯準會預計2024年6月首次降息25個基點,先前的預期是在7月進行首次降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十月消費者的通膨預期總體上放緩,對未來汽油價格上漲的預期升高,就業和個人財務前景基本穩定。報告也顯示,美國家庭對當前個人財務狀況的看法有所改善,對一年後的情況持好壞參半的看法。儘管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資訊調查反映的情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樣本更大,更全面地反映了消費者行為。


通膨預計將以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今天市場的另一面是國債殖利率的暴跌,實際上是金融環境的放鬆。在最近的收益率飆升期間,有人認為市場正在為聯準會服務。對家庭來說,通膨的減緩並未帶來太多安慰,因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在過去三年中累積了18%以上。


希望核心CPI能持續維持下降趨勢,直到幾個月後的FOMC才能宣布明確結束升息週期。從核心通膨率十二個月的變化來看,其速度仍然是聯準會百分之二目標的兩倍,通膨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往目標的道路肯定會崎嶇不平。


截至目前,沒有哪家投行比瑞銀更大膽地對聯準會未來利率路徑進行預測。瑞銀最新的預測顯示,最早從明年三月開始,聯準會可能會降息275個基點,幾乎是市場預期的四倍。然而,這樣的預測成功率可能不太高,而真正的降息可能意味著經濟面臨麻煩,而非美國經濟有多好,而是新一輪金融危機的開始。


實際上,市場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升息問題上,但量化緊縮也在同時進行。如果市場對聯準會升息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的押注是正確的,那麼美國貨幣緊縮的另一個工具——量化緊縮,是否也已接近尾聲呢?美聯儲曾表示,利率和資產負債表政策應該協同發揮作用。報告認為,量化緊縮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看起來更正常。由於目前資產負債表規模過大,因此以目前的速度正常化將需要數年時間。調查顯示,預計2025年才會結束,光是明年就可能抽走6,500億美元的流動性。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日企懼怕川普 日股蕭瑟

日企懼怕川普 日股蕭瑟

2月21日,日股表現平穩。川普對美汽車進口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擔憂。日經指數表現不佳,資金流向中國股市,預計可能略為下跌。

2025年02月21日
港股報復性上漲 科技估值過熱

港股報復性上漲 科技估值過熱

2024年港股恆生指數首次錄得五年內年度漲幅,跑贏主要股指。內地投資人大規模買進港股,推動科技行情。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表現突出,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加劇。

2025年02月20日
俄供應遇阻 油價消化漲勢

俄供應遇阻 油價消化漲勢

2月20日,原油油價波動,市場關注白宮調整對俄製裁。俄羅斯表示管道供應減少38萬桶/日,影響油價。 OPEC+計畫增產,特朗普提議徵收高關稅,或加劇貿易緊張。

2025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