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经济逆境与应对措施

2024年03月13日
摘要: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购买力增强、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会导致低收入、低消费、低增长和高失业率。普通人应谨慎储蓄、减少负债,投资者则应多样化投资以缓解其影响。

许多都知道通货膨胀,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经济逆境。但真正懂得经济的人都知道,不怕通膨只怕通缩。而许多人对通缩的概念和其带来的后果却知之甚少,更别提在此情况下该如何应对了。为此本文就将来仔细说一说,有关通货紧缩的经济逆境与应对措施。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概念

它是指货币购买力上升,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下跌的经济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相同数量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为物价持续下降,货币的购买力增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好事,事实上它是一种严重的危机。


从金融角度来看,它和通货膨胀是相对的。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发行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上涨。通缩则与此相反,表现为货币供应量不足,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一般到当CPI这个指数持续下降3个月或半年以上,就可以认为发生了通缩。


人们常常痛恨通货膨胀,因为随着物价上涨手中货币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按照此逻辑,通货紧缩之下人们手中的货币越来越值钱,却也并不一定是好事。


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它可以可以分为好的和坏的两种。好的通缩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下降。在好的通缩下,科技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比如在19世纪,因为工业化革命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其物价总水平却反之急剧下降。相比于1800年,美国190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仅有一半。无独有偶,同期英国的物价也下降了1/3。


坏的通缩是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流动性陷阱,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大量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就业减少导致经济衰退,这些都进而引起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种坏的通缩在各个国家都很常见。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也出现了100次左右的通缩。但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始终要多于通缩。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日本经济疲软和亚洲经济危机,主流经济学家们才意识到,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比通货膨胀更为严重的威胁。这并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知道了通缩的后果,相信大家都会对它充满担忧。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区别

通货紧缩的原因

通缩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但总的来说,一定是因为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这时企业就会降低价格来促销商品,从而导致物价下跌。需求不足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消费者信心下降、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削减等。


就目前国际上的例子来看,最严重的还是泡沫经济所造成的通缩后果。从19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蓬勃发展,许多国家更因为经济过热,大量资金流入资产市场,引起房价股价不正常的飙涨,出现了泡沫经济现象。一旦泡沫经济破灭,原本内需不足的国家企业获利减少,体值不良的厂商纷纷倒闭,连带影响正常的企业引发一连串的经济乱象。


泡沫经济越严重的国家负面效应也越严重,日本还有台湾就是如此。而反观美国自经过1970年代的教训,虽然注重经济发展但货币政策相对比较保守。虽然也发生了网路科技泡沫化,但是金融与一般企业体制健全,所以不至出现明显的负面现象。


从1992年以来,美国经济成长率都维持在3.1%以上,2003年还高达7.2%。而失业率也一直控制在5%左右,1999年更一度降到4.2%,是美国近十年来的最低点。物价下跌美国民众购买力增加,反而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再加上美国内需市场原本就大。随着全球景气的复苏经济,很快就恢复针对货币现象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同时像技术进步也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从而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进而导致通缩。还有如果某些行业或市场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可能会竞争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导致物价下跌。


比如20世纪中期以后,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产能与产品的品质大幅提升。压低生产成本,民生商品价格也因此下跌。1980年代IT产业兴起,高功能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资讯产品的价位持续下跌。而全球资讯网络的建立,使得产销资讯日趋透明,更加速了全球产业的分工整合。这种情况就导致了20世纪末的通货紧缩。


同时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例如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或减少货币印制,也可能会导致通缩。减少的货币供应可能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增强,进而导致物价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泡沫经济造成房地产与股市价格狂飙后的大幅下跌,其实也是一种货币现象。


债务危机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削减支出,导致需求不足和物价下跌,进而加剧通缩。还有如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天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导致经济活动放缓,也会进而导致通缩。


也就是说,同样是通货紧缩,但不同原因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物价下跌,日本与美国会出现极端不同的经济反应。

通货紧缩会带来什么影响通货紧缩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旦发生通缩,物价指数就会持续下跌,相同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钱变大了似乎是一件不错的事,为什么政府与经济学者却这么担心。这是因为从过去的经验显示,通货紧缩经常伴随着低所得、低消费、低经济成长与高失业率的三低一高的现象发生。


要知道物价下跌,却并不代表许多人都会去消费。事实上正好相反,通缩可能使消费者感到担忧。他们会推迟消费,等待价格进一步下跌。而消费者推迟购买,就会致使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然后导致经济衰退或增长减缓,因为总需求减少。


同时企业也因此面临销售下降和利润压力,进而可能会减少生产,再形成裁员或暂停招聘,导致失业率上升。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失业的人不仅是没钱,没办法消费。就算是没有失业的人,上班族也难逃减薪的厄运。荷包缩水又担心失业,大家都不敢消费。而为了吸引消费,厂商只好再降价。于是物价又下跌,如此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通缩还会让债务人面临着更高的实际债务负担。因为货币购买力增强,债务变得更难偿还。并且让投资者对经济未来前景的担忧,让投资者信心下降,进而使资产价格下跌,包括股票、房地产等。


比如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物价水准持续下跌的情形。到2001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连续5年负成长。失业率也从1990年的2.1%上升到5.4%,至今日本的劳动者中都有40%没有正规工作,只能打零工。


除此之外,其股价跌到20年最低点,不动产价位重挫八成,国民薪资连续5年下降,破产数字更节节升高,也造成许多社会悲剧。如上图所示,日本不仅经济停滞,自1999年后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2%、而且,日本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是几十年如一日。


无独有偶,2001年以来台湾经济也是持续衰退,甚至出现负成长。不仅房市低迷,股市大盘指数也从2000年初的1万多点跌到2002年的4000多点。从2001年开始失业率逐渐上升,到2002年7月失业率更创下历史新高,高达5.31%。各个县市的就业中心,经常挤满求职的民众。


通货紧缩的恶果非常明显,不是是会对个人,对企业和整个经济体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央行通常会采取措施来缓解其影响,并维护经济稳定和增长。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人的应对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

通货紧缩采取什么政策

通货紧缩的应对方法

虽然从实际的例子来看,通缩或者说物价下跌不一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如果发生了对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通货紧缩,该如何来应对?一般来说,国家想要控制好通缩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的的成因不只是货币现象,它的问题其实更为复杂。


许多研究显示,预防重于治疗。政府维持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供给才是对经济最好的政策。至于针对已经发生负面影响的通缩,掌管货币发行的央行则应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让其不至于恶化下去。


如果央行能够维持资金充裕且低利率的投资环境,当经济基本面恢复正常,比如推动金融改革、解决金融坏账、淘汰低效率企业等。一旦景气好转,民间投资意愿上升,消费者信心恢复,房市回暖经济自然热络,通缩的负面影响也就能逐步化解。


当然在通缩已经形成并造成长期物价下跌的时候,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也许不是很大。因为虽然中央银行或许加大了货币发行量,但这个货币的流通速度却不一定会快。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说薪水增加了,口袋里的钱多了,不代表这个钱就一定会用调。以前100块放在口袋里面也许两天就把它用掉了,现在120块钱放在口袋里面用一个礼拜,这就是说货币的流通速度慢。这样就会把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抵消掉。


因此短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消费或投资环境不会产生实质的效果。如果消费者信心不能恢复,投资环境迟迟无法改善的话,货币政策也就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甚至对长期经济的稳定也可能有不利的影响。


当然在这个时期,政府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只会让经济更加恶化。比如美国1930年代的经济大恐慌,就是因为联邦准备局没有一个稳定的货币供给政策。过度的紧缩货币,结果反而让景气变得更糟,经济衰退的更久。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影响到经济,大概需要6个月到12个月。假使中央银行是看着经济的繁荣与否来决定,是采取宽松或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因为时间落后的关系,反而会在不当的时候来发生效果,使得经济的波动更扩大。


所以想要让经济能够稳定的成长,应该是货币的供给量要加以控制,而且应该是要配合经济环境的需要而定制一个稳定的货币成长率。从过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例子,可以发现政府试图操作货币来改善经济,结果常常造成货币失控引发更复杂的经济危机。


所以说预防胜于治疗,政府维持长期稳定的货币供给量,才是对经济最好的政策。当然,这是国家应对通缩的方法。而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应对它,其实也很简单。首先现金为王。在通缩时储蓄利率很低,但物价下跌相当于现金增值。而且持有现金能拥有最大的灵活性。


其次就是减少负债。因为通缩中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未来赚钱也会越来越难。所以用现在比较便宜的钱清空欠债,四舍五入就等于在未来占了便宜。因而在通货紧缩时,如果不得不承担一些债务,尽可能缩短借款期限,最好提前还清贷款。


然后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不要做月光族,尽可能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个人和家庭应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控制支出,减少浪费,优先考虑必需品和紧急支出,增加储蓄储备。同时个还考虑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例如兼职工作、创业或者投资理财,以增加经济收入和抵御通缩的影响。


如果是普通人做到这样就可以了,而如果是投资者。这时候就可以应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包括投资于稳健的金融资产、持有实物资产、投资于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等,以分散风险。


或者可以也可以选择优质资产,因为这时候商品价格会越来越便宜,甚至会跌到它的价值以下,很多公司个人会破产。如果拥有一定的现金,可以择机抄底一些便宜的资产,比如说房子。


总的来说,应对通货紧缩需要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以及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它的影响,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想方设法苟住,扎紧裤腰带。像南方人熬过没有暖气的冬天那样,熬到周期过去万物复苏。

通货紧缩老百姓应该如何应对
应对方式 说明
谨慎支出 控制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
储蓄和投资 存钱或投资,抵御通缩的影响。
寻找额外收入 考虑兼职或创业增加家庭收入。
改变消费习惯 调整购买习惯,优先选择必需品。
寻找优惠和折扣 积极寻找促销活动,节省开支。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利率底的基本概念、作用与优缺点

利率底的基本概念、作用与优缺点

利率底是金融工具,用于保护借款人免受利率下降风险。通常在经济低迷时,央行降息刺激消费和投资,但长期低利率可能引发通胀和泡沫。

2024年12月20日
利率顶的运作方式、优点和局限性

利率顶的运作方式、优点和局限性

利率顶是一种为借款人设定贷款利率上限的机制,帮助避免利率飙升带来的财务压力,但也可能带来额外的成本或错失低利率的潜在机会。

2024年12月19日
反弹的意思、操作策略及技术分析

反弹的意思、操作策略及技术分析

反弹是指金融市场在一段时间下跌后,资产价格的短期回升,通常表现为市场情绪改善或调整后的反向波动,给投资者提供短期获利机会。

202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