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是指在主要趋势中短期的反向波动或下降,通常出现在上升趋势中,不改变主要趋势方向。投资者可结合趋势线、技术指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认买入时机。
说到股市,大家都知道它很多时候就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暴涨暴跌,让众多股民随之上上下下。但有时它就像是跑累了,也会停下来休息。这时股市就会变得平静,偶尔的起伏也会在较小的区间。而在这期间,投资者就需要来判断回调(Pullback)与反弹的出现时机,以便进行投资决策。那么回调是什么价格行为?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对它的了解很重要。
回调是什么意思
它是指价格在主要趋势中短期的反向波动或下降,这种价格行为被视为市场的一种正常调整,而非趋势的逆转。在技术分析中,其通常是在一个上升趋势中,价格短暂下跌或回撤一部分,然后再次上升的过程。
是涨价还是降价?其它本身并没有指明价格是涨还是跌。它主要是描述了价格的一种行为,即在趋势中暂时的、有限度的反向运动。其既可能发生在上涨趋势中,也可能发生在下跌趋势中。
在上升趋势中,它通常指的是价格在上升后短期的、有限度的下跌。这种现象可能是市场的正常调整,投资者在涨势中获利了结或观望,导致价格短期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它并不改变总体上升的趋势。
在下跌趋势中,它同样可能发生,表现为价格在下跌后短期的、有限度的上涨。这有时是投资者在下跌趋势中找到短期卖出机会或利润回吐的时机,导致价格上升。然而,这并不改变总体的下跌趋势。
造成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一波上涨行情中,主力有时为了买入更多低价股票会打压股价,造成资产价格在上升趋势中短期的、有限度的下跌或回撤。或者当有些投资者认为股价已达理想价位纷纷卖出时,股价也可能出现调整。
它并不改变主要趋势的方向,而是在趋势中的短期波动。投资者通常会把其看作是寻找入场点的机会,以便在价格再次上升时获取利润。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一般来说其是投资者二次买入的时机。
投资者可借助K线图、波浪理论等技术工具确认,例如在波浪理论中股价就像海浪此起彼伏,通常可把一个完整的上升阶段分为三个上升浪和两个调整浪,其中的调整浪就代表回调。
在趋势中回调被分为两种形态,即简单和复杂。简单的价格调整是指在行情初期,通过急速的趋势性运动形成。价格调整的走势明确,形态简单,通常有入场信号。复杂的价格调整则包括两段式、三段式、棋形、收敛调整和横盘调整,形态更为多样。
简单的价格调整特点,是行情初期有急速的趋势运动。其走势简单,重叠度低。入场信号常见于价格调整的末端,如单k、双k、3K 24突破等。
复杂的价格调整特点包含多段式复杂结构,如两段式、三段式。通常表现为多空双方意见分歧,形成双边交易。可能出现各种形态,如两段式、棋形、收敛三角形等。
两段式的价格调整是指价格经历一波上涨后,形成第一段拉伸,然后处于调整阶段。多头和空头的力量分歧,导致调整后的第二波拉伸。三段式则是指价格经历三段反弹,形成楔形或通道。多次突破失败后,价格向下调整,形成三段式结构。
其他复杂的价格调整形态,包括棋形,就是价格形成类似旗子的形状,通常伴随向上的突破。收敛三角形则价格在高低点逐渐收敛,可能突破形成新趋势。横盘调整是指价格在窄幅交区间内横盘,表现为强势。
总的来说,在股市的每一波行情中都有可能出现回调。而如何判断它出现的时机,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必修的功课。而这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找准投资时机。
特征 | 回调(Pullback) | 回撤(Retracement) |
定义 | 短期价格反向波动 | 净值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的程度 |
时间范围 | 短期,通常在数天或数周内发生 | 通常较长,数月或数年 |
持续时间 | 较短的价格波动 | 较长时间内资产或组合整体净值的降低程度 |
衡量方法 | 以百分比或价格幅度为衡量标准 | 以百分比衡量净值降低程度 |
常见用途 | 用于短期趋势交易或找到入场点 | 用于评估长期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整体风险 |
缩量好还是放量好
它们都是市场行为的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传递不同的信息。一般而言,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是要结合其他市场因素和技术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例如,结合相对强弱指标(RSI)、移动平均线等技术指标,以及对市场消息和基本面的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市场状况。
在股票市场或金融交易中,回调缩量预示着在资产价格调整或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逐渐减少的现象。成交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交易数量。当价格下跌而成交量减少时,这可能被视为市场上的一种信号,其含义可能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在上升趋势中,如果价格调整时成交量相对较小,这可能表明卖方力量较弱,投资者情绪相对稳定。这种情况可能暗示着市场在价格调整中经历了一些轻微的盈利回吐,而不是大规模的抛售。如下图,在上升趋势中有三次缩量,每次发生后整体趋势都会随之恢复,表明价格出现更长时间的反转。
如果价格调整时成交量缩小,同时股价继续下跌,可能表明买方兴趣减弱,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潜在的反转信号,意味着市场可能在触底后准备反弹。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暂时性的调整,而非更严重的趋势逆转信号。
如果它发生在一条已经形成的上升趋势线附近,这可能是趋势持续的信号。如果它发生在趋势线之外,那么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可能是市场调整的开始。
回调放量是指在价格调整时成交量增加的现象。在上升趋势中,它可能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股票的兴趣仍然较高,大部分人视其为买入机会。此时,成交量的增加可能暗示着更多的买方介入。
在技术分析中,它被视为对市场情绪的一种反映。如果市场中有更多的交易活动和交易量,而价格仍然保持在主要趋势的支持水平上,这可能表明多头力量依然强劲,而市场仅经历了一次临时性的投资。然而,如果放量的同时伴随着价格下跌并突破关键支撑水平,这可能预示着趋势的变化或更大的调整。
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预测,想要判断它的整体情况,还应该综合考虑其发生的背景、趋势线、其他技术指标以及整体市场情况。单一的因素可能并不足以提供全面的市场图景,买入时机应该基于全面的市场研究和信息。
买入最佳方法
回调时,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如何找到买入时机成了重中之重。一般在这时,价格通常会接近之前的支撑水平。投资者会关注这些水平,认为它们可能是买入的机会,因为价格可能在这里找到支持。
有些投资者还会能使用技术指标来确认,调整时期的结束或趋势的强度。例如,相对强弱指标(RSI)或移动平均线可能提供有关市场超买或超卖的信息。还可以用某些特定的价格形态,如双底或头肩底等来判断,是否是调整结束的信号,为买入提供机会。
在此期间,如果交易量放大,这可能表明市场参与度增加,投资者可能认为这是趋势继续的迹象。同时还会持续关注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如果市场情绪仍然看涨,投资者就更倾向于在此时买入。
在股票市场中,其买入最佳方法通常需要仔细分析市场情况,并结合技术指标、趋势线以及其他重要的因素。并且还应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最终投资决策。
首先不仅要关注个别股票的价格调整,还要确保了解当前市场的总体趋势。如果市场处于上升趋势,它可能提供买入机会。如果市场处于下跌趋势,则可能只是短暂的反弹。
并考虑使用技术指标来确认买入时机。例如,相对强弱指数(RSI)、移动平均线、MACD等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市场的超买或超卖状态。在买入前,进行充分的公司基本面分析,了解所投资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前景。
还要注意此时的成交量。在买入时,最好选择在调整期间成交量放大的情况,这可能表示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在此期间进行交易。同时要做好风险管理措施,设定合理的止损水平,避免遭受受潜在的大幅亏损。并考虑采用逐步建仓的策略,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并在市场变动中更灵活地作出调整。
在实际的操作中,散户在股票回调时往往难以确定最佳买入时机,容易错过或过早进场。其实上升趋势的股票开始调整价格,一般都是庄家的洗盘行为,而且往往都会出现超卖状态。如果能确认超卖结束再买入,基本上就能买在价格底部,那上涨的概率自然就很高。
如何在上升趋势中明确买入在价格底部?第一点是要确认短期超卖结束,第二点要必须是在明确的上升趋势,第三点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确认股价回调是否触到了庄家成本的位置。
在实际交易中,可以在股价图表上绘制趋势线来确认是否处于明确的上升趋势中。也就是在图表上连接价格的低点,当趋势线向上则代表处于上升趋势中。要知道的是,趋势线的验证点越多,趋势越可靠。
然后再用KDJ指标,特别关注其中的J线来确认短期超卖是否结束。当J线跌破20时,表示股票进入短期超卖状态。这可能是由于卖方力量过大导致的连续下跌。在观察到J线跌破20后,继续观察J线是否迅速上穿20.这一步是为了确认短期超卖的结束,即卖方力量逐渐减弱。
同时,观察股价是否在调整时触及了庄家的成本线,即中期生命线。这表示庄家可能在这个位置进行了洗盘,而股价受到了支撑。将短期超卖状态、J线上穿20和股价触及庄家成本线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只有当这三者同时发生时,才考虑在此时买入。
通过这个方法,投资者可以更加精准地在股票回调后买入,提高成功概率。请注意,市场行为是复杂的,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选择买入时机时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增加他们的交易决策准确性。
步骤 | 条件 | 信号 |
导动k线 | 出现大阳线,漲幅招过18转。 | 异动信号,主力可能介入。 |
洗盘 | 股价洗盘,缩倍量调整到EXPMA成本区。 | 调整到位,成本区确认。 |
放量突破 | 成交量放大,股价突破EXPMA成本区。 | EXPMA拐点信号,买入时机。 |
持股阶段 | 股价EXPMA上方运行,EXPMA作为持技构止整作提。 | 趋势持续,观察EXPMA。 |
止盈/调仓 | EXPMA趋势反转信号考虑止盈或调整仓位。 | 风险管理,避免持股过久。 |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