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2025关键词:偏科和力竭-EBC热点分析

2024年12月27日
摘要:

本田和日产计划合并,凸显出中国电动车崛起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威胁,同时反映了日本股市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竞争压力,以及日元贬值对外资流入的影响。

本田和日产正在磋商于2026年前合并,这对于日本汽车产业是一件历史大事,凸显出中国电动车对于传统行业霸主的威胁。


从销量来看,新公司会成为全球第三大车辆制造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从规模看,超过了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的合并。


不过计划中的整合并不源于其他老牌竞争者,而是汽车电动化浪潮。从1月到11月,丰田的销量同比下降1.2%。


国外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搭载自创软件的比亚迪和其他本土电车制造商在攻城略地。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国内汽车厂商的市场份截止2024年7月上升至三分之二,对于日本汽车的打击明显。


日本车的一大核心优势是省油,可以节省使用成本,然而由电池驱动的汽车使其竞争力化为乌有。


不仅如此,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以比亚迪和越南VinFast为首的电动车销量在东南亚激增,蚕食了原本在该地区具有统治地位的日本和韩国厂商。


没有万能药

本田股价周二在消息刺激下大涨12%,而日经指数收低。该公司还宣布会在明年12月23日前回购流通股份的24%。


穆迪认为,双方合并对于两家公司的信贷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不过日产的债务指标较差可能对本田形成一些风险。


上述机构补充道,本田汽车业务的利润率小于摩托车业务,因此吸收日产亏损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小。


此外,商业风险不容忽视。前日产主席戈恩表示,不觉得两者合并有什么好处,双方不存在互补特点。


日产今年一直挣扎于销量和利润下滑。上个月刚宣布9千人的裁员计划以及领导层换血,作为转型努力的一部分。


尽管本周股价大幅反弹,本田和日产的股票在2024年仍然下跌。相比之下,丰田的市值大幅上升12%左右。

部门权重

日经编制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产品在日经指数中的权重排在第二。被划分为汽车和零件分类的股票在过去1年中绝大多数都跑输大盘。


总览日股

日经指数今年涨幅大约为19%,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出口强劲。不过从美元来看没有那么值得高兴,日元贬值幅度超过了10%。


日股的表现远远不及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100年内涨幅超过了30%。甚至A50和恒生指数也更胜一筹。

日经225指数

虽然低迷日元和日本央行刺激金融股上涨,但是流入规模平平,反映出汇率问题抑制了外国资金的兴趣。


这个趋势在2025年估计会持续,由于美联储放鹰以及日本央行在加息问题上的模糊表态加剧了套利交易,交易员已经削减了日元多仓。


随着特朗普重回白宫,很多亚洲国家都对于货币宽松更加谨慎。如果日本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点,金融股继续反弹就缺乏催化剂。


化学制品以及汽车制造是最有可能在潜在关税下受到巨大冲击的,意味着日股命运仍然取决于科技板块。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估计,半导体生产商在2025-2027年预计会在计算机芯片制造设备上豪掷创纪录的4千亿美元。日本显然会成为一大获益者。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澳股估值存争议 财报季受关注

澳股估值存争议 财报季受关注

2月7日,澳大利亚ASX200指数接近历史高点,市盈率超18倍。下周半年报公布,金融板块受益高利率,采矿行业拖累澳股大盘,股指维持上行趋势,阻力位在8550。

2025年02月07日
NFP美国非农就业人数-25.6万新增就业超预期

NFP美国非农就业人数-25.6万新增就业超预期

12月美国非农就业意外加速,新增25.6万,远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反映美联储放慢加息。尽管加息降温企业雇佣,但低裁员水平和薪资支撑了消费,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2025年02月07日
欧盟被惹恼 科技巨头恐遭殃

欧盟被惹恼 科技巨头恐遭殃

2月6日,美股收涨,ADP非农数据强于预期,但服务业放缓。谷歌营收逊色引发AI前景担忧,计划2025年投资750亿美元推进AI。欧盟国家或反击关税政策。

2025年0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