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的原因、影響與應對

2024年06月13日
摘要:

滯脹是指經濟衰退的同時通膨卻上升。原因是供給短缺和需求拉動導致的通膨疊加,後果是經濟放緩、就業惡化和物價上漲。因應需結合貨幣政策、財政支持和結構改革。

近年來,滯脹成為經濟界和華爾街關注的熱門話題。特別是最近公佈的美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成長率低於預期,同時消費者物價指數(PCE)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引發了對美國經濟未來走向的擔憂。這些跡象重新點燃了對可能出現"滯脹"(stagflation)的討論,這種情況若發生可能對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滯脹的原因、影響與因應策略。

滞胀滯脹是什麼意思?

它是「滯留通貨膨脹」的簡稱,是一種經濟現象,指的是在經濟成長停滯或衰退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這種經濟現象通常被認為是不正常的,因為通常情況下,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是互斥的。


經濟停滯指的是經濟成長放緩或完全停滯,甚至可能出現負成長(經濟衰退),使得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低於長期平均甚至是負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投資減少,消費需求疲軟,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利潤率下降。經濟停滯的核心特徵是經濟活動的明顯減弱,對整體經濟運作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而通貨膨脹則是指物價水準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通常可以透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或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指標來反映。當貨幣供應增加、成本上升(如能源和原材料成本)或是需求超過供應等,就會導致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普遍上漲,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企業的成本結構。


不管是經濟停滯還是通貨膨脹,都會對經濟和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比如說高失業率現象。因為當經濟成長停滯或負成長時,企業面臨市場需求減少、銷售下降等壓力,為了降低成本或適應市場變化,它們可能會採取裁員或停止新員工招募的措施。這種情況導致了失業率的上升,使勞動市場變得更加緊張。


而高失業率不僅影響了個體和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可能進一步削弱消費者信心,減少消費支出,進而進一步抑制整體經濟活力的恢復。政策制定者通常會努力透過各種經濟政策來刺激就業和促進經濟成長,以緩解高失業率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


而且滯脹也是比較複雜和棘手的經濟問題,因為傳統的經濟政策工具通常難以同時應對高通膨和經濟停滯。例如,控制通貨膨脹通常需要提高利率,但這可能會進一步抑制經濟成長;而刺激經濟成長的措施,如降低利率或增加政府支出,又可能加劇通貨膨脹。


在1970年代,西方經濟就曾面臨顯著的滯脹現象,主要由於兩次石油危機引發的能源價格急劇上漲。這些危機導致了成本的顯著增加,特別是對於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而言,生產和運輸成本大幅上升,從而推動了廣泛的通貨膨脹壓力。


企業面對高昂的能源成本,生產成本增加,利潤受損,導致投資減少、生產力下降甚至裁員停產。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負成長,加劇了經濟停滯的問題。高通膨和經濟停滯的雙重衝擊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經濟的不穩定性,包括失業率上升、社會不安和政治壓力增加。


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在穩定通膨和促進經濟成長之間尋找平衡,採取了一系列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措施來應對挑戰。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當時的西方經濟體系,促使了對經濟政策的重新思考與調適。


總之,滯脹被經濟學視為一種嚴重的經濟困境,因為它不僅對經濟成長和就業狀況造成嚴重影響,還可能對社會、政治和財政穩定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是經濟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關注和應對的重大挑戰。

滞胀美国经济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率飙升)滯脹會帶來什麼後果?

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同時存在的情況可能會帶來多方面的後果,對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例如,經濟成長停滯常伴隨著多種負面影響,包括投資減少和生產效率低。


首先,企業在面對高通膨和不確定的經濟前景時,往往會選擇減少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會縮減新設備、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展等方面的投入,這些投資對經濟的成長和長期生產力至關重要。


其次,經濟停滯也可能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因為企業缺乏擴張和創新的動力,可能會降低對提升生產效率的投入。生產效率的停滯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也會限制整體經濟的潛力和成長能力。


失業率上升是經濟成長停滯帶來的重要後果,主要表現在企業裁員和長期失業問題。首先,經濟成長停滯導致企業獲利下降,面臨成本壓力的企業往往會採取裁員或減少招募等措施來控制支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裁員不僅影響個別員工的生計,也進一步削弱了整體經濟的消費和需求。


其次,失業率的上升可能導致長期失業問題的加劇。長期失業可能導致個人經濟狀況惡化和心理健康問題加劇,同時增加社會不安定和不平等。失業者面臨收入中斷、債務風險及心理健康挑戰,可能導致社會出現不滿情緒增加、福利需求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等問題。


生活成本上升是高通膨帶來的主要後果,主要表現在物價上漲和基本需求受影響兩方面。首先,高通膨導致物價持續上漲,降低了居民的實際購買力。居民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購買相同的商品和服務,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水準和消費能力。


其次,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特別是食物、能源等,直接影響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這些品類的價格上漲,可能迫使居民在日常開支上做出調整,或尋找替代品,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和經濟壓力。


社會不穩定是高通膨和經濟停滯帶來的嚴重後果之一,表現在收入差距擴大和社會福利壓力增加兩個面向。首先,高通膨和失業率上升導致收入差距擴大,使得社會階層分化更加明顯。高收入群體可能因其財務彈性更強而能夠應對通貨膨脹,而低收入群體則更容易陷入貧困和經濟困境,這種差距可能導致社會不滿情緒的加劇,甚至引發社會動盪和不安定因素。


其次,社會福利壓力隨著失業率上升而增加。政府通常需要增加社會福利支出以幫助那些受到經濟困難影響的人群,包括失業和貧困人口。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支持社會安全網,但這也會加重財政負擔和預算赤字,進而影響公共財政的穩定性和永續性。


財政壓力是經濟停滯和高通膨所帶來的重要後果。經濟停滯導致企業利潤減少和失業率上升,從而減少了稅收收入,同時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可能需要增加支出,如社會福利和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加大了財政赤字。在高通膨情況下,政府可能不得不增加借貸以維持公共支出,但這也會導致公共債務水準上升,增加了債務負擔和財政風險。


而這些,都讓政策制定者在面對滯脹時面臨重大挑戰。首先,他們必須在控制通膨與刺激經濟成長之間找到平衡,這往往是一種政策兩難。政府和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受到限制,因為採取一些措施可能會對另一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政策失效的風險也很高,不當或過度的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滯脹問題,導致經濟狀況惡化。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審慎評估和調整政策,以應對複雜的經濟環境,確保經濟穩定和持續成長。


在1970年代初期,全球經濟面對雙重壓力:一是由於石油危機引發的能源價格激增,二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普遍通貨膨脹問題。這兩大因素共同導致了美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尤其是在經歷了1970年代初期的全球經濟動盪之後。滯脹(即經濟停滯和高通貨膨脹共存)成為1970年代美國經濟史上顯著的特徵,對經濟和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1972年開始,儘管美國和其他西方經濟體出現了一些短期的經濟復甦跡象,但通貨膨脹問題並未有效解決。美國在這​​段時期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措施,試圖遏制通貨膨脹,但這也導致了經濟成長放緩和失業率上升。特別是在1979年伊朗革命導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中,石油價格再次飆升,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問題,使得經濟狀況更加複雜和困難。


同時,滯脹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則更加明顯。經濟在這個時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成長放緩、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企業面對成本上升通常減少投資,導致經濟活動放緩,儘管央行採取貨幣政策,但效果有限,難以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金融市場也常出現動盪,投資人因經濟前景不確定而傾向避險資產,例如黃金。進而導致股市下跌和債券殖利率上升,市場波動顯著加劇。


滯脹對投資環境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首先,不穩定的經濟環境削弱投資人信心,高通膨和經濟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擔憂,加劇資本外流,進而增加經濟和市場波動。其次,高通膨和利率環境增加了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企業需支付更高利息融資營運和擴展,個人面臨貸款成本上升可能抑制消費和借貸需求,限制企業投資和發展,影響整體經濟成長。


滯脹的後果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經濟成長停滯、失業率上升和生活成本增加等直接經濟影響,也包括社會不穩定、財政壓力和投資環境惡化等間接影響。這種危機的原因通常是複雜的,包括需求和供應之間的不平衡、貨幣政策失效、國際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政治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導致了經濟體系的紊亂和不穩定,進而產生了嚴重後果。

滞胀黄金表现滯脹的成因?

通常情況下,滯脹被認為是一種不正常且具有挑戰性的經濟狀況,它同時伴隨著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給經濟運作帶來了多重困難和壓力。經濟學家們對於它的成因並沒有達成真正的共識,而是透過過去的經驗總結出一些結論。


比如說,供給瓶頸和成本推動。供給瓶頸指的是供應鏈的問題或某些關鍵資源的供應不足,這會導致產品的生產能力受到限制,從而推動產品價格上漲。例如,如果某種原材料的供應因為地緣政治問題或自然災害而中斷,企業將難以獲得足夠的原材料,進而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以維持生產和利潤。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是由於勞動成本、原物料價格等上漲,企業為了抵銷成​​本上漲而必須提高產品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需求沒有大幅增加,成本上漲也會直接導致通貨膨脹的出現。


而需求萎縮也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它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消費者信心下降、政府減少支出以及私人部門減少投資等。消費者信心不足會導致消費支出下降,政府支出減少則影響了公共需求,而私部門的投資減少則減緩了經濟的資本形成和成長潛力。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整體經濟活動的放緩或甚至停滯,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經濟結構性問題,如勞動市場僵化、生產力成長放緩、技術進步不足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同時出現。勞動力市場僵化意味著難以有效配置勞動資源,可能限制了生產效率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而限制了經濟成長。同時,生產力成長放緩和技術進步不足會減緩經濟的潛在成長速度,使經濟在面臨需求成長或外部衝擊時更容易陷入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的雙重困境。


如果貨幣政策無法有效控制通貨膨脹或在應對通貨膨脹時過於激進,可能會對經濟成長產生負面影響,最終導致滯脹的出現。過度成長的貨幣供應可能是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當新增的貨幣並未得到相應的經濟成長支持時。過多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上會推動價格上漲,加劇通膨壓力,進而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還有如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重大貿易衝突或戰爭等外部經濟或政治事件,都可能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在美國歷史上,70年代就經歷了一段顯著的滯脹期,主要原因就是兩次重大的石油危機。


而政府的經濟政策如果不恰當或存在失誤,如稅收政策不當、監管過度或缺乏穩定的財政政策,都可能加劇經濟不平衡,從而導致該現象。例如70年代初期的美國就曾因Fed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及由此引發的通膨預期增強而出現了滯脹現象。


同時,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出現滯脹危機的原因還有工資-物價螺旋。它指的是由於工會力量強大導致薪資快速上漲,從而迫使企業提高產品價格,進而推高通貨膨脹水準的過程。這種現像在經濟中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的進一步加劇。


還有就是,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美國經濟的製造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面對外國競爭的加劇,美國製造業必須調整生產策略、提高生產效率,或轉向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市場。這些調整不僅影響了就業和產業結構,也對美國經濟整體的成長和競爭力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需要政策制定者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應對挑戰並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整體來說,滯脹通常是由於供需兩方面出現同時性的問題,導致經濟陷入困境而難以有效應對的情況。在應對該危機時,政策制定者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並尋找適當的政策組合來恢復經濟的健康發展。

滞胀危机出现的原因滯脹危機應對措施

應對滯脹危機確實是一個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過程,因為它需要同時解決經濟成長停滯和高通貨膨脹這兩個問題。也就是說,因應這個危機需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結構性改革等多種工具,以及長期的策略眼光,才能有效化解經濟停滯和高通貨膨脹帶來的複雜挑戰。


首先,貨幣政策是應對滯脹的重要工具之一。央行可以透過調整利率、調控貨幣供給等手段來控制通貨膨脹的速度和規模。然而,過於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可能會導致經濟進一步停滯,而過於寬鬆則可能加劇通貨膨脹。


其次,財政政策在應對該危機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透過調整稅收政策、增加或減少公共支出來影響經濟的總需求。例如,適當的財政刺激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成長,但如果不當使用或過度使用,則可能加劇通貨膨脹。


第三,供給面改革和結構性調整也是處理它的重要手段。透過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解決供應鏈問題等措施,可以增加供給端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從而緩解供需失衡所導致的通膨壓力。


最後,對於該危機的因應需要整體性和長期性的視角。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經濟狀況、市場反應和社會影響之間找到平衡,避免短期政策對長期經濟健康的負面影響。此外,國際經濟環境、地緣政治風險等外部因素也需要考慮進來,因為它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國內滯脹問題。


例如發生在1970年代的滯脹問題,美國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例如1979年,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就採取了極為果斷的緊縮貨幣政策。透過大幅提高利率,從而有效控制了貨幣供應量,限制了經濟的總需求成長,以應對高通膨壓力。這項政策導致了經濟的嚴重衰退,但最終奠定了通膨問題得到解決的基礎。


同時,美國政府也進行了財政政策的改革,試圖減少財政赤字,並透過削減開支來抑制通膨壓力。這些措施旨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刺激,從而使整體經濟活動更加穩定。


此外,美國也實施了一系列的供應面改革措施,尤其是能源政策的調整。在石油價格飆升的背景下,透過提高能源效率、多樣化能源來源等措施,減輕了對進口石油依賴的壓力,從而降低了通貨膨脹的影響。


這些措施結合起來,幫助美國逐步走出了1970年代初期的滯脹困境。雖然在實施過程中經濟遭遇了一定的短期挑戰,但最終確立了較為穩定的經濟基礎,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雖然還未真正發生滯脹現象,但根據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狀況,投資人也應及早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在做投資決策是應基於企業的財務表現和宏觀經濟數據,選擇那些基本面強勁、管理層穩健、具備良好成長前景的企業是明智的選擇。


在經濟不穩定時,藍籌股和跨國公司通常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這些公司通常具備穩定的現金流和廣泛的市場影響力,能夠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相對穩定的表現。他們的業務規模和多樣化的市場佈局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經濟波動和市場壓力,成為投資者在不穩定時期偏好的選擇之一。


在通貨膨脹環境下,房地產通常被視為一個避險選擇,因為房價和租金可能會上漲,有助於資產保值或增值。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或直接購買物業來獲取穩定的現金流和資本增值。房地產的實體資產特性和通常的租金收入使其在通貨膨脹時期對抗風險具有吸引力,這也使得房地產成為投資組合多樣化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應對滯脹危機時需要國家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透過調控貨幣供應、調整財政支出、推動結構性改革等措施,以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並促進經濟穩定與成長。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則應在當前環境下保持警惕,並建立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以應對可能的市場波動和風險。

滯脹的原因、影響與應對
原因 具體內容 影響 具體內容 因應 具體內容
供給短缺 生產下降、供應鏈問題 經濟放緩 GDP下降、投資減少 貨幣政策 調整利率、控制貨幣
需求拉動 消費上升、政府支出 就業惡化 高失業率、長期失業 財政支持 增加支出、減稅
成本推動 勞動力、原物料價格上漲 物價上漲 生活成本上升 結構改革 提高效率、優化資源
結構性問題 勞動力僵化、技術滯後 社會不穩定 收入差距大 能源政策 提高效率、多樣化能源
外部衝擊 石油危機、貿易衝突 財政壓力 稅收減少、赤字上升 國際合作 解決貿易爭端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美股買什麼股票好?美股CFD怎麼樣?

美股買什麼股票好?美股CFD怎麼樣?

美股CFD門檻低、支援T+0雙向交易,交易限制少且成本更低。無需繳納股利稅,還能享有股利收益。本文將為交易者介紹美股買什麼股票好?美股CFD怎麼樣?

2025年01月22日
外幣匯率怎麼看?

外幣匯率怎麼看?

外幣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價格,受經濟數據、央行政策、國際局勢等多種因素影響。了解匯率的表示方法及市場動態,有助於合理規劃財務和投資,避免風險。

2025年01月22日
最不值錢的貨幣排名榜

最不值錢的貨幣排名榜

最不值錢的貨幣包括辛巴威元、委內瑞拉玻利瓦爾、伊朗裡亞爾、越南盾、印尼盧比等,因經濟危機、戰爭、政治不穩和通膨,導致貨幣貶值,購買力極低。

2025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