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合約中投資者可以利用杠杆效應,在小額資金下參與大規模交易。 多空雙向交易使投資者有機會在市場上漲或下跌時獲得利潤。 合約的交割日期設定了合約到期的日期,投資者可以選擇履行合約或提前平倉結算。
外匯期貨合約又稱為貨幣期貨合約,是指商品交易所內,交易雙方通過公開叫價,買賣在未來某一日期,根據協定價格交割標準量外匯的合約,用於進行外匯期貨交易。 它是在交易所上進行的標準化合約,規定了特定貨幣對的買賣價格和交割日期。
其首創者是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 它成立於1972年5月16日,進行8種外匯期貨合約交易,即英鎊、加拿大元、荷蘭盾、德國馬克、日元、墨西哥比索、瑞士法郎、法國法郎。
外匯期貨合約在實踐中,交易雙方很少進行實際貨幣的交割,而是在到期前作反向操作使原有合約對沖掉。
以下是對外匯期貨合約相關術語的解釋:
1.買入價(Bid Price):買方願意購買合約的價格,在此價格下,賣方可以出售合約。
2.賣出價(Ask Price):賣方願意出售合約的價格,在此價格上,買方可以購買合約。
3.合約大小(Contract Size):一個外匯期貨合約代表的標準交易數量,通常以貨幣單位表示。
4.交割日期(Delivery Date):合約到期的日期,交割日期是指在此日期之前必須履行合約義務,進行貨幣交割或結算。
5.交割價(Delivery Price):在交割日期履行合約時,買方應支付的貨幣價格。
6.到期日(Expiry Date):合約有效期的最後一天,到期日之後,合約將無法進行交易或展期。
7.報價貨幣(Quote Currency):外匯期貨合約中的貨幣,在交易中用於計價。
8.基礎貨幣(Base Currency):外匯期貨合約中的貨幣,在交易中用作計價貨幣的基準組織。
9.杠杆倍數(Leverage):外匯期貨交易允許投資者使用杠杆,以較少的資本控制更大的交易頭寸。
10.利潤和虧損(Profit and Loss):根據外匯期貨合約價格的變化,投資者可以獲得盈利或遭受虧損。
外匯期貨合約的特點包括高流動性、杠杆效應、標準化交易、透明度和監管等。 投資者在參與外匯期貨交易前應該充分瞭解合約及其相關術語,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 最好在尋求專業金融建議和選擇合適的交易平臺之後才進行外匯期貨交易。
【EBC平臺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