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量最大的8種貨幣是什麼?

2023年07月17日
摘要:

交易量最大的八種貨幣是:美元(USD)、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澳大利亞元(AUD)、加拿大元(CAD)、瑞士法郎(CHF)和南非蘭特(ZAR)。

對於任何交易者、投資者或投資組合經理的工具箱來說都是主要補充。 讓我們看看每個交易者或投資者都應該知道的8種貨幣及其發行國的央行。

货币

1、美元(USD)

中央銀行美聯儲(Fed)

萬能的美元


按照聯邦儲備條例於1913年成立的美聯儲(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機构。 該系統本身由一名主席和理事會領導,主要專注於分支機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監督公開市場操作以及貨幣政策或利率。


現時的委員會由12比特現任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和7比特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組成,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York)一直在委員會任職。 即使有12個有投票權的成員,非成員國(包括額外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也被邀請在委員會每六周開會時分享他們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


美元有時被稱為“綠背”,是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美國的本國貨幣。 與任何貨幣一樣,美元受到經濟基本面(包括國內生產總值)、以及製造業和就業報告的支持。 然而,美元也受到中央銀行、以及任何利率政策公告的廣泛影響。 美元是針對其他主要貨幣(尤其是歐元、日元和英鎊)進行交易的基準。


2、歐元(EUR)

中央銀行:歐洲央行

美元的死對頭


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是歐元區17個成員國的中央銀行。 與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相似,歐洲央行有一個負責製定貨幣政策決策的主要機构,即由5比特成員組成、由1名主席領導的執行委員會。 其餘政策負責人的選定基於這樣的考慮:其餘席位中,有4個留給體系中4個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目的是確保在出現管理變動時,最大的經濟體總能有代表出席。 委員會每年召開大約10次會議。


除了對貨幣政策有管轄權之外,歐洲央行還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利。 與美聯儲類似,政策制定者有時會在銀行或系統失效時採取干預舉措。 歐洲央行在一個重要領域與美聯儲不同:歐洲央行的主要目標是價格穩定,而不是實現就業最大化和維持長期利率穩定,其次才是對一般經濟政策作出承諾。 囙此,決策者在製定關鍵利率決策時,將把重點轉向消費通脹。


儘管歐元貨幣體系有些複雜,但歐元並不複雜。 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例如英鎊或澳元)兌美元,歐元兌美元波動較小。 歐元美元的日均波動幅度為30-40個點,波動幅度較大時為60個點。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時間。 由於外匯市場全天24小時開放,外匯交易者必須從戰畧上製定外匯交易時間表。 在倫敦和美國交易時段(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淩晨2點到上午11點),可以進行歐元貨幣對交易。


3、日元(JPY)

中央銀行:日本央行

科技層面上複雜,基本面上簡單


日本央行成立於1882年,是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央行,負責貨幣政策、貨幣發行、貨幣市場運作和數據/經濟分析。 主要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傾向於為經濟穩定而努力,不斷與執政的政府交換意見,同時努力實現自己的獨立性和透明度。 央行每年會召開12-14次會議,由一個9人政策成員團隊領導,其中包括2比特倍任命的副行長。


日元傾向於被用於套利交易。 日元提供低利率,被用於兌高收益貨幣的交易,特別紐元、澳元和英鎊。 囙此,日元往往波動性較大,促使外匯交易者長期從科技層面上看待日元。 日均波動30-40個點,最高可達150個點。 想要嘗試針對日元進行交易,可將注意力集中在倫敦和美國交易時段的重疊期間(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上午6點到11點)。


4、英鎊(GBP)

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

女王的貨幣


作為英國的主要管理機構,英格蘭銀行與美聯儲遙相呼應。 以與美聯儲同樣的管道,英國央行成立了一個由行長領導的委員會,委員會由9名成員組成,包括4名外部參與者(由財政大臣任命)、首席經濟學家、市場操作負責人、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和2名副行長。


貨幣政策委員會每個月都會召開一次會議,决定利率和更廣泛的貨幣政策,主要目標是經濟中價格的總體穩定。 囙此,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消費價格通脹率基準設定在2%。 如果這一基準被突破,行長有責任通過信件書面通知財政大臣,2007年,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急劇上升到3.1%,當時央行行長就採取了相關舉措。 對於市場來說,此信的發佈往往是先兆,因其提高了貨幣政策收縮的可能性。


相對於歐元,英鎊波動性較大,日均波動範圍更廣,可以達到100-150個點,但20個點也並不罕見。 值得關注的貨幣對的波動傾向於賦予英鎊波動的特點,交易者關注的是英鎊/日元和英鎊/瑞郎這樣的貨幣對。 囙此,在倫敦和美國交易時段,英鎊波動性可能最大,在亞洲時段(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5點至淩晨1點),英鎊波動性最低。


5、瑞郎(CHF)

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

銀行家的貨幣


與其他主要央行不同,瑞士央行是公私合營的管理機構。 這種信念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即瑞士國家銀行在科技上是一個受特殊監管的公司。 囙此,瑞士央行50%以上為瑞士國有。 這種安排著重於瑞士央行理事會所規定的經濟和金融穩定政策。 與大多數央行的理事會相比,瑞士央行的理事會規模較小,3個主要銀行負責人每季度召開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策。


理事會確定利率的範圍(正負25個基點)。


歐元和瑞郎之間的關係很有意思。 與歐元相似,瑞郎在任何單獨交易時段上都不會出現重大波動。 囙此,瑞郎日均波動幅度為35個點。 瑞郎在倫敦交易時段(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淩晨2點-上午8點)通常交易量最大。


6、加元

中央銀行:加拿大銀行

盧尼


加拿大央行根據加拿大央行1934年法案創建,職責是“專注於低水準穩定的通脹目標、安全穩定的貨幣、金融的穩定以及政府資金和公共債務的有效管理”。 加拿大央行獨立行事,與瑞士央行有相似之處,因其有時被視為一家財政部直接持股的公司。 儘管政府的利益關係密切,但在考慮政府顧慮的同時,央行行長還有與現任政府保持一定距離,推動價格長期穩定的職責。 加拿大央行通脹目標為2-3%,在價格出現任何偏差時,央行都傾向於保持鷹派立場,而非鴿派。


加元與主要貨幣保持聯系,日均波動幅度為30-40個。 很多貨幣價格和大宗商品走勢一致,而加元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其與原油的關係。 加拿大是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國,囙此大量交易者和投資者利用加元對沖當前大宗商品頭寸,或進行純粹的投機,跟踪石油市場的訊號。


7、澳元/紐元(AUD/NZD)

中央銀行:澳大利亞聯儲/紐西蘭聯儲

一直是套利者的最愛


澳大利亞聯儲提供的利率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處於較高水準,其長期計畫始終以價格穩定和經濟增長為基礎。 央行理事會由以行長為首的6比特成員組成,另外還有1名副行長和1名財政部長。 他們共同努力將通脹控制在2-3%之間,每年召開9次會議。 同樣,紐西蘭聯儲也在努力推動通脹目標,希望以此作為價格的基礎。


這兩種貨幣都是套利交易者關注的焦點,因為澳元和紐元在大多數平臺上提供的收益率為7種主要貨幣中最高。 囙此,如果發生去杠杆化效應,那麼這些貨幣對就會出現波動。 另外,與其他主要貨幣一樣,澳元和紐元日均波動幅度為30-40個點。 這兩種貨幣都與大宗商品關係密切,最明顯的是白銀和黃金。


8、南非蘭特(ZAR)

新興的機會


南非儲備銀行以前模仿英國央行,是南非的貨幣監管機构,其要職責與其他央行類似,南非儲備銀行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稱為債權人、清算銀行和主要黃金託管機构。 最重要的是,央行負責“實現和維持價格穩定”,包括當出現意外情况時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有意思的是,南非儲備銀行仍是一個完全私營的機构,有600多名股東,這些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於總股本的1%。 這是為了確保南非利益高於任何個人利益。 為了維持這一政策,行長和14名成員組成的董事會負責央行的運作,並致力於達成貨幣目標。 董事會每年召開6次會議。


南非蘭特日均波動幅度最高可達1000個點,波動性相對較高。 但不要被大幅波動所迷惑,因為如果換算成美元的點數,其波動幅度與英鎊相當,這使南非蘭特美元成為不錯的貨幣對(特別是當考慮到套利潜力時)。 交易者還考慮南非蘭特與黃金和鉑金的關係。 南非在這兩種金屬的出口上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囙此兩者之間存在著與加元相對於原油類似的聯系,這是很自然的。 囙此,在經濟資料不足的情况下,考慮大宗商品市場創造的機會。


結論

隨著金融市場在全球的持續發展和增長,外匯和貨幣將在日常交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外匯市場的名義交易量日均超過5萬億美元。 囙此,無論是為了實物貿易的貨幣兌換,還是簡單的投資組合多元化,外匯繼續為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


EBC平臺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DR)的定義、優缺點及交易規則

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DR)的定義、優缺點及交易規則

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DR)是一種金融工具,允許投資者以當地貨幣投資外國公司,同時為企業提供跨國融資的便捷途徑

2024年11月22日
股價指數基本概念與功能

股價指數基本概念與功能

股價指數作為市場表現的晴雨表,結合股價指數期貨的靈活運用,不僅反映經濟狀況,也為投資人提供了評估市場趨勢、制定策略及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2024年11月21日
期貨交易的逐日盯市製度的定義、來源及作用

期貨交易的逐日盯市製度的定義、來源及作用

期貨交易的逐日盯市製度透過每日結算與帳戶調整,保障市場穩定與風險控制,主要目的是確保市場穩定、降低交易風險,同時防止信用風險累積。

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