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OPEC+中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沙特和俄羅斯週一又宣佈調整原油生產政策。 沙特表示會把每日減產100萬桶的計畫延長一個月,俄羅斯則决定下個月額外減產每日50萬桶。
絕望減產
作為OPEC+中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沙特和俄羅斯週一又宣佈調整原油生產政策。 沙特表示會把每日減產100萬桶的計畫延長一個月,俄羅斯則决定下個月額外減產每日50萬桶。
在消息刺激下,油價當日上漲1%。 儘管如此,和今年早些時候的減產消息相比,市場反應顯然非常平淡。
在4月2日,OPEC+意外宣佈減產每日115萬桶,油價隨後錄得近一年來最大漲幅,布倫特和WTI期貨均上揚逾6%。
現時原油在75美元附近交投,和去年3月時候觸及的高位130美元比幾乎腰斬,足以證明去年10月以來的一系列減產承諾收效甚微。
沙特和俄羅斯在提高能源價格方面承受的壓力在不斷加大。 沙特方面,王儲尋求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宏偉計畫需要龐大資金支持。
俄羅斯更是如此,在失去大部分對歐洲瓦斯收入後,必須要在漫漫無期的對烏克蘭戰爭中自給自足。
俄羅斯不可靠
雖然沙特歷來在執行減產上非常可靠,但是很多交易者和分析師認為俄羅斯不太可能那麼做,尤其是考慮到現時它已經面臨諸多出口流通問題。
在向亞洲出口原油的物流改善後,俄羅斯原油生產商自從第二季度以後一直在新增這部分出口。
根據彭博數據,俄羅斯對印度的原油出口在6月上升至每日150萬桶,創下歷史最高水準。
位於莫斯科的顧問機构KasatkinConsultancy表示,俄羅斯原油出口很高,然而如果全球油價保持在當前位置,那麼政府今年完成油氣收入目標是不可能的。
另一家機构RusEnergy則指出,俄羅斯本次減產承諾可能僅僅停留在聲援OPEC實際領導者沙特。
沙特能源部長薩勒曼之前在一個月連續2次對原油空頭發出嚴厲警告,不過從實際結果來看沒有起到遏制效果。
俄羅斯瓦斯公司前交易相關人員Adi Imsirovic稱,如果沙特減產而俄羅斯沒有,那麼沙特在亞洲的市場份額就會被俄羅斯蠶食。
8月13日,中國A50指數創年新高,貿易樂觀情緒和中國A50指數外資回流推動市場走高。摩根士丹利預測外資流入趨勢持續。中國晶片製造商股價上漲,帶動市場情緒。
2025年08月13日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7%,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服裝和家居用品漲價加劇貿易戰擔憂。川普堅持關稅未加劇通膨,認為央行未放寬貨幣政策導致債務成本上升。
2025年08月12日8月12日,美股收低,市場聚焦中美貿易協定進展。川普推遲關稅並敦促中國增購大豆。美國股資金流向轉正,股票ETF資金流出,價值型ETF資金持續流入。
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