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3日
夏普指數也稱夏普比率,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於1966年提出的指標。它的核心思想是解答一個根本性問題:在承擔每單位風險的情況下,我的投資所能獲得的超額回報是多少?
▶計算公式
夏普比率= (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 無風險利率) / 投資組合的標準差
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即您在一段時間內投資所獲得的平均回報。
無風險利率:通常以國債利率(如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或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基準,代表資金如果不承擔任何風險所能獲得的最低、最安全的回報。
標準差:衡量投資組合報酬率的波動性,即風險。標準差越大,代表收益率的波動越劇烈,風險越高;反之則越平穩,風險越低。
▶夏普指數的主要用途體現在
績效評估:可以更公平地比較不同投資產品的表現。例如,一個年化收益20%但波動巨大的基金,未必比一個年化收益15%但走勢平穩的基金更優秀。夏普比率可以幫助您剔除風險因素的影響,並看出哪個基金經理人真正具備了創造穩定超額報酬的能力。
投資決策輔助:在建立投資組合時,投資人可以優先選擇夏普比率較高的資產,這意味著能在可接受的風險水準下最大化潛在回報,優化資產配置。
風險洞察:它迫使投資人不僅關注收益的絕對值,更關注收益的來源和質量,是否是以承擔過高風險為代價換來的。
總而言之,夏普比率幫我們將一個二維的問題(收益與風險)轉化為一個一維的評分,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把直觀且強大的尺子,來衡量投資的「品質」而非僅僅是「數量」。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直接回答,在其他條件可比較的情況下,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大於1通常被認為是好的;
大於2是非常優秀的;
大於3是極為優異的;
而低於1則表示風險調整後的回報表現一般。
▶一個較高的夏普比率意味著
優異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投資人以相對較低的風險代價,獲得了較高的超額報酬。這是投資技能高超的體現,是真正意義上的「划算的買賣」。
更平穩的投資體驗:高夏普比率通常意味著較低的回撤和波動,投資者的持有過程會更安心,更容易“拿得住”,從而真正享受到長期複利的成果。
反之,一個較低的甚至為負的夏普比率則是一個警示訊號。它顯示要麼收益太低(未能產生足夠的超額回報),要麼風險太高(波動巨大),或者兼而有之。這樣的投資其「性價比」很低,需要謹慎對待。
舉例來說如果有兩檔基金:基金A年化報酬15%,標準差20%;基金B:年化報酬12%,標準差10%。無風險利率為2%。
基金A的夏普比率= (15% - 2%) / 20% = 0.65
基金B的夏普比率= (12% - 2%) / 10% = 1.00
雖然基金A的絕對收益較高,但基金B的夏普比率更高。這意味著基金B的管理者用較小的風險波動創造了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其投資策略的效率明顯優於基金A。
儘管如此,投資者也許清楚,夏普指數完全基於歷史數據計算,它清晰地反映了過去,但絕不能保證未來。過去的高值無法預示未來一定能持續。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只能用其比較同類產品(如股票基金vs股票基金,債券基金vs債券基金)。對比股票基金和貨幣基金的夏普比率是毫無意義的。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