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3是一種基於主力行為邏輯的三階段交易結構,透過辨識誘騙、突破與回踩,有效提升外匯與指數市場中的入場精準度與風險管理效率,幫助交易者抓住真實趨勢機會。
在外匯與指數市場中,PO3(Price–Order–Order)是一種較為核心但常被忽略的結構性交易策略。它源自於Smart Money Concepts(智慧資金理論),在ICT(Inner Circle Trader)體系中被廣泛應用。它並非傳統的圖形識別,而是一套透視主力行為的邏輯模型,幫助交易者準確判斷市場方向與入場時機。
經典形態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 | 說明 |
① 誘騙階段 | 利用假突破或假趨勢,吸引散戶跟風,主力悄悄建倉。常出現在區間震盪尾端或重要開盤前。 |
② 方向選擇 | 完成誘騙後,市場價格快速朝真實方向擴張,動能強、成交量放大,為主要獲利來源。 |
③ 回撤確認 | 價格回踩訂單區塊(Order Block)或公平價值缺口(FVG),完成確認後可能延續原趨勢。 |
這種結構特別適用於日間交易者,尤其在倫敦、紐約開盤前後表現更為顯著。若能精準辨識誘騙與突破的切換點,能大幅提升入場精準度與風險控制。
除了基礎形態外,它還有常用於趨勢反轉的變體結構,其特徵是:誘導方向→ 快速突破→ 趨勢反轉。
市場製造假趨勢:如亞盤緩慢上漲,營造持續走高的錯覺;
假突破掃流動性:歐美盤突然拉升,觸發大量追多與停損訂單;
真正趨勢啟動:完成掃單後,價格迅速反向下跌,進入真實行情。
識別要點包括:
是否出現假突破後的快速反向;
是否伴隨成交量放大但無持續跟進;
是否出現在前一交易日的高低點附近。
這種結構特別適合捕捉主力反向建倉的時點,適合進行短線反轉操作。
PO3結構辨識並非孤立操作,借助以下工具可顯著提升判斷準確性:
工具/要素 | 應用說明 |
Order Block | 判斷主力潛在建倉區,常作為回踩支撐或阻力參考 |
公平價值缺口(FVG) | 辨識市場留下的快速行情缺口,可能成為趨勢確認區或回踩點 |
成交量與動能指標 | 搭配RSI、MACD觀察價格走勢是否與市場動能一致,有無背離 |
時間節點 | 借助倫敦/紐約開盤等關鍵時段識別誘騙或爆發行情 |
前日高低點 | 是主力常用的「流動性掃清」目標,值得特別關注 |
特別注意:「掃高掃低」行為常與它的第一階段有關,是主力收集流動性的重要環節。
交易策略的核心優勢在於前瞻性與結構性。與傳統技術指標不同,它聚焦於市場結構演變與主力操作節奏,具備更強解釋力與預判力:
強化趨勢辨識能力,避免被短期波動誤導;
精準控制入場與停損點,提高損益比;
提供清晰的風險管理邊界,減少情緒交易;
適用於多種市場狀態,具備靈活適應性;
可融合進多周期分析模型中,提升整體策略系統性。
它的交易策略不僅是一種入場模式,更是一種解構市場行為的方法論。理解誘騙、方向選擇與回撤確認的關係,結合輔助工具進行結構識別,就能更早掌握趨勢起點、減少盲目追單。
它不是固定模板,而是一種動態思考方式。掌握PO3,代表你不再只是跟隨市場節奏,而是逐漸讀懂市場邏輯,建構屬於自己的交易認知體系。在主力行為的軌跡中尋找機會,是建立高勝率系統的關鍵一步。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