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跌至146兌1美元,顯示日本通膨趨緩,減輕央行退出貨幣刺激的壓力。 12月生產者物價年增,連續12個月成長放緩。企業破產激增,材料和薪資成本上升損害利潤率。
週二(1月16日)日圓跌穿146兌1美元,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日本通膨在緩和,使得央行迅速退出貨幣刺激的壓力減緩。
12月日本生產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持平,是2021年2月後首次零成長,且連續12個月成長放緩,部分原因是政府補貼汽油和電力帳單。
本東京商工研究所表示,日本企業破產數量2023年激增,4年內首次超過8,000,材料和薪資成本上升損害了利潤率。
經合組織督促日本央行逐漸提高短期利率以及讓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更加靈活,前提是通膨處於2%附近,薪資成長加速,產出缺口消失。
即便物價成長今年會有一定放緩,該組織對於日本通膨可以維持2%看法比較樂觀。先前行長植田和男強調,仍無法確認通膨擺脫長期疲軟。
超寬鬆政策已經影響日圓避險地位。日本企業熱衷於在海外拓展業務,造成直接對外投資自2014年後首次超過對外金融產品的投資。
有「日債先生」之稱的齋藤道夫指出,央行就算今年貨幣正常化也不會讓日債產生巨變,理由是環境仍會保持足夠寬鬆。
日圓成功在50日移動均線處企穩,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意味著風險趨於下行。下一個重大支撐在150.00附近,而再創歷史新低的可能性較小。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2024年港股恆生指數首次錄得五年內年度漲幅,跑贏主要股指。內地投資人大規模買進港股,推動科技行情。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表現突出,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加劇。
2025年02月20日2月20日,原油油價波動,市場關注白宮調整對俄製裁。俄羅斯表示管道供應減少38萬桶/日,影響油價。 OPEC+計畫增產,特朗普提議徵收高關稅,或加劇貿易緊張。
2025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