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等關稅及中美脫鉤風險背景下,中國A股在政策扶持及散戶資金推動下反彈。消費、科技類股獲青睞,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企業回購活躍。
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中國A50指數已收復全部失地,與2018年當地投資者因美國關稅激增而受到的衝擊形成鮮明對比。
許多散戶正在幫助捍衛股市,也就是中美衝突不斷擴大的另一個戰場。通聯數據顯示,自4月4日以來,市場已獲得450億元人民幣的散戶資金淨流入。
國家支持的機構投資者公開承諾購買更多股票,中國頂級券商承諾穩定股價,許多上市公司公佈了股票回購計畫。
第一季財報季即將開始,然而脫鉤對財務表現的影響要到下一季才開始顯現,其中嚴重依賴出口的公司尤其令人不安。
從歷史經驗來看,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2018年淨利合計達3.383兆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1.7%。
東南亞國家深陷其中,利害攸關。路透社通報,越南貿易部已發出指令,打擊向貿易夥伴非法轉運貨物的行為。
該國貨物進口近40% 來自中國,其決定實施更嚴格的新程序來檢查工廠和監督「越南製造」標籤的發放。
障礙賽跑
儘管反彈仍在繼續,成交量正在下降,這是趨勢正在失去動力並可能很快逆轉的信號。同時,高市值銀行股近期屢創新高,引發了市場的謹慎情緒。
A股買盤主要集中在受益於政策扶持產業,如國防、消費和半導體。愛國主義也促使一些專業投資者增持股票。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表示,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
根據高盛集團估計,“在極端情況下”,如果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出現金融脫鉤,美國投資者可能被迫拋售約80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
這包括價值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公司美國預託證券和5,220億美元的香港股票。在此情況下,中國投資者也可能需要拋售3,700億美元的美國股票。
中國週一連續第六個月保持基準貸款利率不變,第一季數據強於預期可能降低了立即放鬆銀根的緊迫性。
中國央行表示,鼓勵國營企業在海外擴張中優先使用人民幣支付和結算,這被視為官方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嘗試。
選擇性購買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官們在報告中推薦了亞洲消費股;富達國際稱,最近搶購了遭受重創的中國消費類股票。
有跡象表明,亞洲各國政府準備推出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持消費,這為消費股帶來了提振。此前,該板塊一直被人工智慧的光芒所掩蓋。
中國政府最近列出了48項擴大家庭支出的措施。富達相比港股更看好在內地上市的股票,原因是A股可能從中國政府的支持措施中受益更大。
不過,安本投資亞洲股票資深投資總監James Thom表示,消費品面臨的風險是通膨抬頭,這會抑制市場對該產業的熱情。
兩位熟悉內情的人士稱,華為技術公司計劃最早在下個月開始向中國客戶大規模出貨其先進的910C人工智慧晶片,這可能會推動科技股進一步走高。
EBC(英國)的總裁David Barrett曾指出,中國在該領域的投資可能有助於最終拉動消費。
中國的人工智慧公司一直在爭先恐後地尋找H20的國產替代品,這個時機非常好。
一些半導體專家對英偉達對華出口禁令能否達到預期目的表示懷疑。下個月,在《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的作用下,該公司可能會面臨更多限制。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4月23日,美股大幅反彈,三大股指漲超2.5%,受貿易緊張緩和及川普言論影響。多數財報超預期,特斯拉盤後漲5%。標普500有望測試5500點阻力位。
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