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意味著股票摘牌,無法在公開市場交易。退市類型包括自願和強制,原因多樣,如違規、財務惡化、合併等。公司可能選擇下市以避免短期利益幹擾,且退市後公司可重新上市。
一提到退市,大家腦海中想到的是什麼呢?比如滴滴在上市僅半年後就宣布了退市,創下了史上最快的退市記錄。瑞幸咖啡因虛假造假被納斯達克退市,樂視也宣布了退市。聽起來好像都是一些不太好的事情。那麼退市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公司選擇退市?接下來一起來探討一下與退市相關的事宜,了解退市是怎麼回事。
一、退市是什麼意思?
從英文上來說,它叫做“delisting”,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從證券交易所正式摘牌,不再在該交易所上市交易。這可能是因為公司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要求,財務狀況惡化,違反了交易規則,或自願選擇退出上市。退市通常意味著投資者將無法在公開市場上買賣該公司的股票,而股票可能會在場外交易或其他交易平台上繼續流通。
簡單來說,就是一旦退市,這家公司的股票就無法在公開市場上交易了。我們在上市的時候經常看到公司大肆宣傳,一片正面風光,但是一旦提到退市,通常就是一種警鐘聲響起。退市往往會讓人覺得公司陷入了困境。
二、退市有哪些類型?
自願退市(Voluntary Delisting)
公司自己選擇從證券交易所摘牌。這可能是因為公司發現在上市交易所上市不再符合其利益,或是因為私有化、合併等原因。
強制退市(Involuntary Delisting)
交易所或監管機構強制一家公司退市,通常是因為公司違反了上市規定、財務狀況惡化、交易所規則違規等原因。
常見的原因是公司的經營狀況不佳。證監會和交易所會要求公司滿足一系列指標,以確保不會對公眾帶來過多的風險。如果公司業績不佳,達不到要求,交易所或證監會就會強制公司退市。不同的交易所有各種不同的規則,例如,A股要求連續兩年虧損的公司會被標記為“ST”,連續三年虧損會被退市。納斯達克紐交所則有一條規定,如果一家公司的股價連續三十天都在一美元以下,就會收到退市的警告,九十天內仍未整頓好,就會被強制退市。
破產退市(Delisting due to Bankruptcy)
公司因破產而被迫退出上市。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會被清算或進行重組。
交易所規定的其他原因(Other Exchange-Mandated Reasons)
交易所可能有一系列規定,要求公司維持一定的財務狀況和透明度。如果公司未能滿足這些要求,交易所可能會強制其退市。
合併退市(Delisting due to Merger)
公司可能因為與另一家公司合併而選擇退市,或因合併後公司的股權結構改變而被迫退市。
步驟與條件 | 自願退市(Voluntary Delisting) | 強制退市(Involuntary Delisting) | 其他可能的情況 |
公司決策 | 公司董事會或管理階層決定自願下市。 | 公司違反了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定。 | 公司面臨破產並進入破產程序,可能導致退市。 |
股東批准 | 需要股東批准,可能透過股東大會進行投票。 | 無需股東批准。 | 無需股東批准。 |
申請撤銷上市資格 | 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撤銷上市資格的申請。 | 證券交易所通知公司有違規行為,要求解釋或採取糾正措施。 | 公司需要進行破產程序,可能導致下市。 |
履行法規要求 | 本公司需履行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法規和程序。 | 公司被給予一定時限來整改,以符合交易所的規定。 | 公司可能需要進行清算或其他法律程序。 |
回購股票 | 公司可能啟動股票回購計劃,以收回公開市場上的股份。 | 無需回購股票。 | 無需回購股票。 |
股票交易 | 退市後,股票可能在場外交易或其他交易平台上繼續流通。 | 公司被強制退市後,股票可能無法在公開市場上交易。 | 公司可能無法在公開市場上交易。 |
時限內整改 | 無需時限內整改。 | 本公司需在規定時限內整改以符合交易所規定。 | 無需時限內整改。 |
未整改或整改不力 | 無需考慮未整改或整改不力情況。 | 公司在規定時限內未能整改或整改不力,可能導致強制退市。 | 無需考慮未整改或整改不力情況。 |
公告 | 公司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撤銷上市資格的申請後,可能需要等待交易所公告。 | 交易所將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將被強制下市。 | 公司可能需要在破產程序中進行公告。 |
交易所決定 | 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或相關機構最終決定是否執行撤銷上市資格。 | 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或相關機構最終決定是否執行強制下市。 | 公司可能需要在破產程序中等待法院決定。 |
清算或其他處理 | 無需清算或其他處理。 | 強制退市後,公司可能需要進行清算或其他法律程序。 | 公司可能需要進行破產清算或其他法律程序。 |
三、為什麼有些公司會選擇退市?
上市的好處包括能夠籌集資金、實現套現,並享受無限的關注。那為什麼有些公司會選擇自願退市呢?這涉及到上市除了種種好處之外,還有相應的成本。除了時間和金錢的成本外,上市之後還有各種管理和維護的費用。其中最重要,也是常被忽略的隱性成本,就是公司容易被短期利益所左右。每個季度、每年都要公佈財報,管理階層自然不願意看到任何一份財報不盡人意,因為這會影響到市場對公司的預期,進而導致股價下跌。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在未來投入高風險、但潛在收益很高的項目,或是試圖開展一些新型業務模式,短期內可能看不到回報。在這種情況下,下個季度的財報勢必會讓人望而卻步。那麼有沒有辦法既能開展新業務,為公司長遠發展考慮,又不受短期利益的製約,或者避免輿論的綁架呢?這就涉及到退市。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花費一些資金將市場上公開流通的股份全部回購,使自己重新變成私人公司。這樣一來,公司就不需要向公眾報告新的計劃,也不用向大眾解釋太多。因此,自願退市也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叫做私有化。
私有化
有很多公司私有化的案例,來看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戴爾電腦。
戴爾早在1988年就上市了,一直以來都專注於銷售個人電腦。在2013年的時候,創辦人麥可戴爾發現,平板電腦和手機對個人電腦業務造成了巨大衝擊。 2012年,他們的業績下滑了7%,連續七季未達預期銷售。戴爾當時意識到,公司需要時間進行業務重組和改造,但這需要大量投資,而且投入的資金未必能在短期內帶來回報。於是麥可戴爾決定將戴爾私有化,以便更方便地進行長期發展和改革。
通常來說,上市的時候公司需要融資。但如果公司選擇下市或私有化,就需要用這些資金再度回饋投資者,並從公開市場購回投資者的股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邁克爾戴爾找到了一家私募公司,Severelly Partners,與其共同將戴爾私有化。當時戴爾的市值約250億美元,是當時最大的私有化案例之一。
在最初的民營化階段,戴爾並沒有找到明確的業務方向,繼續賣電腦。因為它是一家私人公司,外界無法獲得詳細的業績數據。根據美國媒體報道,2013年退市時,戴爾當年的獲利為24億美元。但到了2015年,戴爾已經虧損了12億美元。儘管這兩年對戴爾來說可能過得併不輕鬆,但由於私有化,他可以屏蔽掉外界的輿論幹擾,專心尋找新的業務方向。
直到2015年,戴爾終於找到了這個新方向。他看好了一家叫做EMC的公司,主要從事為企業提供雲端運算和資料儲存服務。戴爾認為,EMC在軟體和企業資源方面很強大,而戴爾在硬體方面也非常優秀,兩者合併將形成強強聯手。於是,戴爾決定收購EMC,進行業務整合。
儘管這是一項收購,但當時EMC的市值比戴爾還高450億美元,因此戴爾不得不借入大量外債。事實證明這項收購是明智的,戴爾整個收入中,個人電腦銷售並沒有太大波動,但企業服務在2015年到2018年的這段時間內翻了一番。此外EMC的被收購也有一個有趣的方面,即EMC雖然是私人公司,但它持有上市公司VMware約80%的股份。因此,戴爾收購EMC後,實際上相當於掌握了一家上市公司80%的股權。
上市有一種方式叫做借殼上市或反向收購,由於戴爾掌握了已經上市的VMware,就好像他有了一個殼,可以在需要時進行借殼上市。果然在2018年初,戴爾宣布進行反向收購,再次上市。在2018年底,這項併購反向收購成功完成。
戴爾的私有化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甚至被福布斯評為「世紀大案」。這筆交易的市值達到670億美元,在IT產業中居於領先地位。戴爾與EMC的合併為戴爾帶來了新的機遇,使其得以重生。
在併購EMC之後,戴爾的股權並沒有被稀釋,邁克爾·戴爾的身價在2013年私有化時為38億美元,而在2018年再次上市時,身價已達到320億美元,持有一半的股票和近75%的投票權。這再一次證明了退市對於創辦人可以在相對私密的環境下專注於業務研究,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出策略調整的價值。
除此之外,有許多為了避免短期利益綁架的例子,其中一個鮮明的案例是發生在2018年8月的特斯拉。
當時特斯拉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發了一條推特,表示考慮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他認為公司公開上市後需要頻繁發布財報,而這些財報會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讓人感到非常困擾。特斯拉也遭受一些做空公司的攻擊,導致負面新聞不斷,對特斯拉的長期發展構成了威脅。所以馬斯克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避免受到市場波動和攻擊的干擾。
儘管最終由於投資人的持股要求以及當時Model 3的市場考慮,特斯拉並未私有化,但這個案例反映出許多領導人都曾考慮過私有化的可能性。像馬斯克這樣的領導者,他們心中都有這種私有化的想法,只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例子最終都付諸實行。
在這個案例中,馬斯克發推特的時候,特斯拉的股價大約是在350美元左右,而他宣布要以420美元私有化,中間涉及了一場大規模的議價。推特發布的第二天,特斯拉的股價一下子漲了6%多。這也說明了在公司考慮自願退市私有化的時候,通常會給股東一個溢價,即價格高於當前股價。因為如果出價比股東手中的股票價格還低,那麼他們可能不願意出售。
對於股票持有者,尤其是散戶來說,自願的私有化通常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往往會帶動股價上漲。在上述的特斯拉案例中,公司從自身角度考慮私有化,找到了資本,例如一些私募基金或投資公司,來支持這個計畫。
私有化還有一種資本主導型的形式,就是資本主導型私有化。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導公司的退市,往往包括一系列操作,例如降低成本、推動全球化,提升公司估值,最終可能將公司轉售或再次上市。這種情況更像是一場一級市場的資本遊戲,資本透過買斷公司的方式實現了退市。這種形式在自願退市中更為常見,有些公司在資本的操作下頻繁進出,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漢堡王。
漢堡王是一家極富趣味的公司,經歷了一系列上市、下市、再上市、再退市的過程,貫穿其中的不僅有商業模式的演進,還有多次資本的湧入和離場。特別是在餐飲業,尤其是速食領域,商業模式已經相當成熟,產品和模式都變得相當類似。這個產業的發展到後期,創新空間相對有限,主要由一些資本在其中運作,進行一系列的最佳化。
漢堡王在2006年藉助高盛貝恩和特羅牌等幾個資本的大力協助,在紐交所成功上市。然而,上市後漢堡王經歷了一段低谷期,行銷相對低迷,業績一般。當時主要的私募大股東私募公司希望脫手,尋找了巴西的3g capital投資公司。 3g capital在消費品產業有豐富的經驗,以併購和營運方面的最佳化而聞名,尤其在啤酒品牌方面。 2008年,3g capital花了40億美元,其中12億美元是自家出資,另外28億美元是藉債,將漢堡王買下,進行私有化收購。
私有化之後,3g capital利用其經驗對漢堡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他們將漢堡王從獨立品牌變成了一個連鎖店,推動加盟店業務,迅速擴大品牌規模和影響力,以與麥當勞競爭。其次,在行銷方面,他們著重推廣漢堡王的拳頭產品Whopper(漢堡王的招牌漢堡),透過贊助超級盃廣告,邀請明星參與漢堡王活動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漢堡王也推出了一項名為Bowcampainking的活動,只要在麥當勞附近的範圍內使用漢堡王的App點餐,就只需支付一分錢。這種明顯與麥當勞競爭的策略,在兩年後使漢堡王的業績和影響力都實現了快速提升。
為了提高市值,3g capital計劃再次將漢堡王上市,因此找到了另一位資本市場的大佬——Bill Ackman,進行一次借殼上市。這個過程並不陌生,之前我們也提到過。然而,這還不是結束,3g capital認為漢堡王仍有潛力,繼續透過國際化策略進行擴張。他們看中了加拿大的一家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計劃將其與漢堡王合併。這導致了漢堡王再次退市,並與Tim Hortons合併為一個新的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在多倫多和紐交所上市。到了2019年,這個新合併的公司的股價翻了一番,市值已經達到了300億美元。
透過這四、五年的運作,3g capital將漢堡王從一個賣漢堡的品牌成功轉變為一個北美擁有七千多家門市的快餐連鎖大亨。他們最初的12億美元現金投入如今已增值到220億美元,增加了整整20倍。在將漢堡王下市、再次合併的交易中,3g capital也成功拉攏了著名的投資大亨巴菲特。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合作,早在2013年,他們就一起將亨氏私有化,然後在2015年,再次與上市公司Kraft合併。這樣的資本介入和私有化,只是整個過程的第一步,後續的目標通常是提升公司的價值,要麼再次上市,要麼以其他方式退出。
股票回購
在公司股價較低的情況下,公司還有另外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不進行私有化,而是全面回購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利用手邊的現金進行股票回購,也就是所謂的"share buyback"。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這家公司在過去的十年中花費了超過4000億美元用於回購自家股票,成為美股中回購最多的公司之一。股票回購是一種為市場和投資者註入信心的有效手段,顯示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流,而且股票回購的價格是值得的。儘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公司很難判斷股價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但股票回購在市場上確實展現了公司的決斷和信心。蘋果的市值曾經一度達到三兆美元,除了業績強勁和現金充裕外,大規模的股票回購也在市場上樹立了極高的信心。
四、公司退市後,還能再上市呢?
理論上是可以的,而且許多公司退市的初衷就是為了整頓後再次上市,但需要以下步驟:
整頓和改進
公司通常需要在退市後進行整頓和改進,以解決導致退市的問題。這可能包括改善財務狀況、加強治理結構、確保符合上市要求等。
符合上市要求
公司必須符合證券交易所重新上市的要求。這可能包括財務指標、透明度、治理結構、股權結構等方面的要求。
申請重新上市
公司需要向相關的證券交易所提交重新上市的申請。這通常需要提供詳細的資訊和文件,以證明公司已經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來解決先前的問題。
審查和批准
證券交易所將對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進行審查,確保公司符合上市要求。這可能涉及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或其他相關機構的批准。
交易所公告
如果重新上市申請獲得批准,證券交易所將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將再次上市。
五、破產與下市的關係
關於破產與退市的關係,破產清算意味著公司徹底關閉,資產售賣用於償還債務,對股東而言可能損失較大。而破產重組則意味著公司在經營能力不佳、短期內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下,透過協商延期還款等方式進行整頓。雖然破產不一定導致退市,但在許多情況下,公司如果申請了破產保護或破產重組,通常也意味著其經營狀況不佳。
在美國疫情期間,一家知名的大型連鎖商場,JC Penny,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境,不得不申請破產重組,最終退出股市,其股票代碼末尾追加了一個“q”。即便公司已經下市,只要仍在營運且未進行清算,股票仍可進行交易。通常情況下,這些股票會被轉移到場外市場,即OTC(櫃檯交易)。有些人可能會將這類市場形容為“粉紅單市場”或“paint sheet”,通常與低價垃圾股相關聯,而這樣的股票實際上仍然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以瑞幸咖啡為例,這是一個常被提及的案例。與JC Penny不同,瑞幸並非因業績問題而退市,而是因為廣泛曝光的財務造假。這種行為嚴重違反法規,導致公司最終被迫退出股市。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曝光始於2020年,一開始公司否認,但在調查揭露真相後,不得不承認錯誤。於2020年5月底,納斯達克交易所下令強制退市,但如果在此之前持有該公司股票,仍有機會出售。
在強制退市的情況下,股票通常會迅速下跌。然而,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持有,認為公司可能在未來恢復並重返市場。對於這樣的投資人來說,股價的低迷意味著即便出售,也無法回收多少資金。因此,他們可能選擇留在手中等待股票反彈的機會。
對於像瑞幸咖啡這樣的公司,即使已經下市,仍在透過場外市場交易。在本單市場(OTC市場)中,流動性可能較差,交易時間也可能受到限制,只能在特定日期進行。儘管強制退市通常會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但如果投資人相信公司有望重振旗鼓,他們可能會選擇堅持持有。
瑞幸咖啡在退市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在OTC市場的表現相當亮眼,漲幅超過了500%。公司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做好準備,希望能夠重新回到主機板。在業務方面,瑞幸咖啡雖然已經退市,但仍在繼續運營,開設新店,並進行了領導層的大換血,業績也有所反彈。面對財務造假的問題,公司採取了積極的態度,認識到錯誤並重新提交了2019年的財報。此外,公司已經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支付了約12億人民幣的罰款。在2021年2月,瑞幸咖啡也申請了破產重組,以期望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如果債權人同意不再追究責任,公司有可能再次回到主機板上市。因此,瑞幸咖啡的積極表現表明,即使是非自願退市,也存在重新上市的可能性。
六、結語
以上就是退市是怎麼回事相關內容,對於公司的退市原因,有多種情況,每個情況都有其獨特的原因,有些是公司為了長期發展主導的,有些是資本主導的,還有些是管理階層回購主導的。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公司自主決定進行這一步驟時,股價通常都會上漲。對散戶來說,自願退市和非自願退市都會對股價產生影響。自願退市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公司願意花錢回購股票,顯示公司財務狀況充足,而且他們認為回購的價格是划算的。
【 EBC外匯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