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号周一,标普500微跌0.11%,纳斯达克下跌0.41%,道琼斯微涨0.12%。传统板块如石油、保险和电信服务吸引资金,市场缺乏明确趋势,特斯拉和英伟达股价处关键位置。
2024年3月11号周一,在周二的二月CPI数据公布之前,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三大指数呈现分化走势,标普500指数微幅下跌0.1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41%,道琼斯指数微幅上涨0.12%。芯片板块延续上周五的跌势。观察板块热力图发现,今天上涨的大多数是传统板块,如石油、保险和电信服务,表明资金暂时转向这些传统板块以寻求避险。
市场开盘后基本呈现出略微低开的走势,随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向上反转,但反转力度不甚明显,整体走势缺乏坚定性。这表明在本周通胀数据公布之前,交易员在给予美国股市新动力方面存在一定的迟疑。
本周二和周四,将分别公布美国二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投资者们也在静待美联储本月货币政策会议之前最后一批通胀数据的发布。这些关键数据将成为近期美股走势的重要参考,而关键数据可能会给美股牛市蒙上阴影。
对于近期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一些国际银行策略师表示,目前标普500指数并没有出现泡沫迹象,包括摩根大通策略师在内,也认为美国科技巨头如英伟达等公司的估值尚未达到顶峰。从整体市场来看,尚未达到普遍焦虑的状态。
除此之外,为了重振硅谷银行在去年破产后金融市场的信心,华尔街银行决定停止发放贷款,并正在寻找替代方案来增强其财务储备。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重新点燃了关于美国金融体系是否具备维持充足流动性的辩论,并让美联储的缩表政策面临着流动性考验。
当前美股面临着多重考验,需要看其能否继续上涨。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并不需要过度担心。首先,从趋势来看,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中长期趋势没有问题。其次,获利筹码主导,庄家资金控盘,只是需要留意最近涨势中价格和资金之间的背离。此外,股市呈现红灯状态,大方向依然良好,短期内可能会继续向上调整,这种调整应被视为正常。在出现止跌收阳K线后再次突破上涨趋势线时,可以考虑再次入场。虽然KDJ指标目前处于死叉状态,但不宜过多讨论。
从六十分钟图上看,目前回落到上升趋势线附近,有一定支撑,因此每次上涨回落后,都有望再次创新高,需要注意红灯亮度不大,主线仍为绿线,但KDJ出现金叉表示上涨潜力。
个股涨跌情况显示,中小盘股较为活跃。Meta出现了4.42%的大跌,苹果涨了1.18%,谷歌涨了1.94%,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在调整时表现不一,其中苹果和谷歌或将迎来一波补涨。不过这只是短暂的补涨,因为特斯拉涨了1.39%,英伟达跌了2.0%。
特斯拉方面,近期投行Evercore ISI的分析师Chris McNally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分析师们在参观特斯拉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工厂后,对特斯拉未来增长的预期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特斯拉的下一个增长阶段可能要等到2027年新车型成功推出之后才会到来。这一观点似乎给特斯拉的股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得投资者对其未来的表现产生了疑虑。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特斯拉的股价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股价再次来到了下降通道线的下沿,这通常被视为一个支撑位或抄底反弹的契机。技术指标如J值也出现了拐头向上的迹象,显示出一定的反弹动力。
对于想要抄底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关键的点位需要注意。首先,可以关注特斯拉股价的最高价,一旦突破这个价位,可以考虑进场抄底。其次,最低价也可以作为一个防守位,用于控制风险。当然具体的操作还需要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来制定。
近期英伟达出现了两连阴的走势,让许多投资者陷入了恐慌状态。在趋势没有完全反转之前,建议将每一次的下跌视为回调来对待。从中长期的交易周期来看,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心英伟达的走势。
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英伟达在前一天的交易中出现了线出驻和死叉的情况,这可能会引发一定的担忧,但是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投资者可以关注几个关键的进场点。例如,当股价回调到欢乐带之后并再次突破其上沿时,可以视为一个潜在的进场机会。此外,庄甲指标的柱穿线以及趋势角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进场的参考标志。
在六十分钟图上,英伟达的情况略显悲观。目前股价进一步下跌,尚未出现止跌信号,而KDJ指标开始出现企稳迹象,资金也未出现大规模减少,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期待未来出现更好的入场机会。
苹果公司目前的位置比较有意思,它在大底位置反弹后回补了前面的缺口。从短线来看,缺口已经回补。但是在上方,还有一个缺口,大约在147附近。所以如果看好苹果的短线超大底,可以先留意这个位置附近。相对稳妥一点的做法是观望,等待在147附近形成底部信号后再考虑买入。
从各个股票的具体情况来看,虽然市场整体表现稳定,但仍有不少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大资金的动向,以及MACD和MTA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短线操作者,可根据箱体上下轨作为交易参考,但需注意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